返回第八十五章 电动机(第1/3页)  我的大明新帝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在等待火车归来的人们立刻就沸腾起来,不过因为朱瞻基在,他们还能保持镇定。

    在朱瞻基骑上一匹骏马,向车祸现场飞奔而去的时候,他们就按捺不住自己的好奇,奔跑着跟了上来。

    下马桥农庄,如今已经是除了长安坊,太平坊之外,在应天府外城最著名的街坊。

    大明最早的地下道,大明最早的水泥路,还有最早的绿化景区,严格统一设计的居住区和研究院区,形成了一大片花园小区。

    因为研究院的存在,下马桥农庄是不对外开放的,外人即使能够从农庄的北面大路上见到这片景致优美的土地,也不能进来。

    在农庄的南部,有一条秦淮河的支流,刚好将农庄与南方的天地坛隔开。

    在当初建设农庄的时候,朱瞻基就严格要求距离河道一百米范围内严禁兴建房屋,留下了河道南北两百米的范围修建了一个公园。

    公园最内侧以垂柳为主,中间是大片的各种花卉,镶嵌了各种盆景一样的风景树,最外侧是山上移植下来的四季常青的松柏。

    这个公园虽然不宽,但是很长,从皇城的正阳门,一直向东,连绵的大约三公里,形成了应天府东南最大的风景区。

    这里建成以后,就成了应天府百姓最喜欢的踏青场所。包括哪些青楼,画舫,在河道不禁的时候,也喜欢到这里来做生意。

    只是,因为羽林卫的封锁,他们不能踏上北岸,否则的话,最少要被关押一个月,然后查清楚不是间谍,才会进行处罚。要是间谍,众人就再也不会听到他的消息。

    新修的铁路就环绕居民区,在南线在公园与居民区之间。作为一条试验性的铁路,虽然只有三公里,但是已经足够用了。

    车祸现场距离出发的地点并不远,位于北线东侧,向南转弯的地方。

    如今除了车头没有翻,后面的四节车厢,翻到了两节,还有两节也已经脱轨。

    但是值得庆幸的是,因为车子没有出个一二三,知道工作原理。

    所以,大明四年前就已经能制造发电机,却只能被朱棣当做装神弄鬼的工具。

    出海回来之后,电力研究院的人已经能缠绕出电死人的线圈,可是关于电力的应用,仍然没有方向。

    后世人人皆知的电灯,他们的心里也完全没有概念。

    朱瞻基知道电灯的生产看似简单,工艺却相当复杂。

    而且最适合做灯丝的钨丝,熔点几乎是金属里面最高的,需要三千度的高温。

    大明现在采用氧气吹气,采用预埋暖室,提高炉温,能制造出融化钢铁的温度,但是也不到两千度。

    所以他暂时没有考虑电灯,首先是很难,其次是并非不可或缺。

    而电动机就不一样了,这可是不可或缺的。

    如今大明的发电机,采用的都是线圈固定,转动磁铁,产生电力。

    朱瞻基让他们反其道而行,利用发电机产生电力,然后带动另一套线圈产生电,带动轴心转动。

    不研究其工作原理,只是反向推理。电力研究院的人在这几个月的时间里,终于将电动机做了出来。

    朱瞻基开心不已,立即说道:“带我去看看。”

    这一次,跟在朱瞻基身后的人就少了许多。电机还属于保密项目,大部分人还没有资格知道。

    机械研究院的人还有些不服气,电力研究院原本只是他们的一个分支。他们连蒸汽车都做出来了,殿下也没见如此开心,现在却因为一个小小的电动机如此开心。

    但是大多数人都在好奇,这电动机究竟是什么玩意?

    看到眼前简单的设备,朱瞻基丝毫不嫌弃地蹲了下来,仔细地观察了起来。

    这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