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七章 改变(一万二更新)(第3/3页)  我的大明新帝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十文,走,赶紧挑了书,我们去炒几个小菜,喝两杯。”

    要是平时,王乾就拒绝了,因为这样的请客,他是还不起的。

    但是今天,他却没有推辞的意思,长揖道:“如此就叨扰了。”

    两人选了开始说好的九本书,又加上这套新书,总计耗银近二两。

    这对王乾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但是于谦答应了让他秋闱之后才归还。他有信心能中榜,这个时候也顾不得这么多了。

    从书铺旁边找了一家小酒馆,两人点了三个菜,要了两壶酒,刚好把五十文花的干干净净。

    两人都顾不得说话,接着又看了下去。

    这本书虽然是解缙所著,其实却是由朱瞻基确定了书的内容之后,由解缙加以润色而成。

    朱瞻基已经等不及孔家从儒学上阐述国家与民族的关系,而且这本书的内容也不涉及国内的意识形态斗争,更像是一本海外各国的简史。

    所以,即便是一些内容有一些争议,也不影响这本书的发行。

    有争议更好,才能让更多的人关注。到时候孔家再重新阐释国家与民族的概念,那个时候会直接改变人们的观念。

    在这本书里面,朱瞻基抄了许多后世才有的概念,比如政治制度形成,比如环境造就民族性格等等。

    这些东西如果是写大明境内的历史,肯定会遭到许多指责和反驳,但是,现在写的是海外各国。

    大部分文人都没有去过外国,他敢说这本书写的不对吗?

    欧洲有国家让女人当政,有议会制度,有封藩制度,有部落制度。每一种制度的行程,肯定都跟所处的环境有关。

    那些国家,大明大多数人不知道,但是书里面也提到了东瀛。

    解缙从东瀛的地域狭小,多灾多难,山多地少,僵硬的贵族制度这些方面,解释了东瀛人偏激,偏执的民族性格,就让许多人挑不出不是。

    而且,在书里面,朱瞻基也加了许多对海外秀丽风景的描述,对海外富饶的描述。这一切,都是为了激发大明百姓向外拓展的想法。

    于谦和王乾看的如痴如醉,一直到酒菜上齐了,两个人才不舍地放下了书。

    于谦举起酒杯,向王乾说道:“解学士不愧是当代大儒,这本书将海外各地介绍的清清楚楚,只是看到此书,就犹如亲历。”

    王乾有些神不守舍,跟于谦碰了一杯说道:“以前我一直认为儒家学术乃是文之精华,可是看到解学士对海外的

    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