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二八章 舆论宣传(第2/5页)  我的大明新帝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会让有利于自己的政策让人知道。

    最终,他们就会形成一个庞大的利益团体,即便是皇权也很难打破。

    朱瞻基庆幸的是如今这个时代,这个利益团体还没有形成。要是等到土木堡之后,皇权都根本没有话语权。

    但是,他真的不知道如何在这个时代将舆论宣传铺开。

    这个靠行政命令也最多只能宣传到县一级,至于办报纸,那些基层的老百姓可不识字啊!何况,解释权还是在读书人手里。

    更重要的是,这绝对不是他现在能做的。他今天敢这样做,朱棣明天恐怕就要直接剥夺了他太孙的位置,给他一块封地,圈禁在王府里自生自灭。

    朱高炽这个太子当的就窝窝囊囊,敢插手政事就是一巴掌。朱棣再喜欢他这个太孙,也不愿见到自己身强力壮的时候,就跟他抢权。

    当然,也是因为这件事不急,晚几年,早几年改变相差不大,所以朱瞻基等的起。

    相对于这方面的改变,开拓海外疆域,趁着军队没有腐化,将人们的目光引向海外,这更重要。

    但是,事情还是要做,准备还是要做。

    他能想到的,就是通过戏剧和戏曲来进行宣传。

    这就像后世的爱国歌曲,或者是电影的文化输出一样,虽然看似不重要,却在潜移默化中深入人心。

    所以,他盯上了如今是大明道:“看这里,数万里的良田和森林,比我大明的面积还要大,却荒芜在那里,如果能将这里开发出来,子子孙孙都将不会饿肚子。”

    他对世界各地都比较好奇,朱瞻基也好生给他讲解了一番,将那些地方描绘的物华天宝。

    等他的好奇心得到了满足,两个人的话题才回归了正题。

    “我一直在心里想,你到底有什么事是想让我办的?”

    朱瞻基笑道:“其实很简单,我就想六叔能够多写一点弘扬我大明士兵,弘扬我朱明的戏剧。”

    “就这么简单?”他楞了一下,才又反应了过来。“不,不算简单……”

    朱瞻基点了点头说道:“说简单,可以说很简单,如今六叔基本上都是写的、、这样的戏剧,这种无所谓。这样的戏剧,今后还是不要写的好。”

    这个时代的人根本不重视意识形态这样的影响,朱有炖有些想不通了。“为什么?”

    讲述了一个赵都巡催逼李古交纳官粮,并欲强娶其女。李逵、燕青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故事。

    因为朱有炖本身就是皇族,所以后面加上了张叔夜挂榜招安,李逵、燕青因李古规劝,翻然悔悟,立即返回梁山劝说宋江,接受招安,并随官军征剿,擒了方腊。

    剧作揭露了贪官污吏横行无忌、欺凌百姓的恶迹,并肯定了梁山好汉为民除害、见义勇为的侠义行为。

    “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而人主兼礼之,此所以乱也。夫离法者罪,而诸先生以文学取,犯禁者诛,而群侠以私剑养。”

    朱瞻基这句话出自韩非子的“五蠧”。五蠧就是五种社会蛀虫,在这五蠧里头一种社会蛀虫就是“儒生”!

    基本意思是:儒家利用文章扰乱法纪,狡辩颠倒黑白,游侠使用武力欺人违犯禁令,而君主却都要加以礼待,这就是国家混乱的根源。犯法的本该判罪,而那些儒生却靠着文章学说得到任用;犯禁的本该处罚,而那些游侠却靠着充当刺客得到豢养。

    朱有炖一下子明白了过来,却又似乎有些不明白。看着脸上只有黯淡胡茬的朱瞻基,那张神采飞扬的脸,怎么也不能跟一个老奸巨猾之辈联系在一起。

    他斟酌了一下,连瞻基也不敢叫了,问道:“太孙可是想要通过戏剧引人向善?”

    “引人向善非我所欲,我汉家儿郎已经被那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