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460章 有点意外(第2/3页)  官场先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沉稳镇定地应付下来几乎看不出任何惊慌失措痕迹。当时徐尚立也在其中深切体会到海子作为权力中枢在应对、处理危机时的集体智慧。
    的确少了谁地球都能转。
    工作人员说“有点意外”那就是非常意外了。关键问题是意外在哪个人、哪个位置对自己有何影响?
    在通榆徐尚立的标签是“海子出身”。然而只有京都才知道海子内部也有派系府院是一方面另外不可避免受到整体权力格局影响。
    严格意义讲徐尚立属于一支比较小众、另类的京都学术系主要力量是陈皎、燕慎等学术圈出道的名流依靠燕老人脉在京都传统家族、沿海系、黄海系之间左右逢源夹缝中求得生存。
    黄海系方面陈皎、燕慎等学术名流与方晟私交甚笃但与朱正阳等关系泛泛至于后面的俞晓宇、范晓灵、明月等更无往来。这种落差导致徐尚立空降通榆后虽然有所进步细细琢磨并没有太多惊喜。
    徐尚立的目标——摊明了说起码省·长省·委书计要冲一冲不过在俞晓宇与范晓灵府院搭档模式下可能有多大要打个问号。
    倘若黄海系遭受重挫沿海系上位呢?也有问题。因为沿海系枝茂叶盛人才辈出内卷化现象相当严重举例说二三十年前绝对能堪当重任的吴通、王斐如今不得不屈就到通榆组·织·部·长位子上过渡还有骆嘉斯占据省·委书计后只能继续到通榆考验能力水平都是明证。
    自家都分不过来哪里轮到外人?
    按之前学术系内部交流的观点非常乐见京都传统家族出面搅局然后让沿海系与黄海系斗得越激烈越好这样形成制衡局面其它小派小系才有生存发展的空间。
    工作人员透露“有点意外”证明原先俞晓宇与范晓灵搭档府院的组合宣告破局这是好事;但“让人想不通”又出了什么麻烦呢?
    整个晚上徐尚立都坐立不安满脑子胡思乱想。
    第二天开始启动大换界会议流程很严谨的、不会有丝毫闪失的程序每个步骤必须一丝不苟——你可以质疑表面文章但起码我所有环节都做到了:
    首先举行代表组召集人会议介绍大会筹备工作情况;布置推选各代表组组长;布置酝酿讨论大会主席团、秘书长建议名单;布置审议代表资格审查报告(草案);布置审议党费审查报告(草案);布置讨论大会议程(草案)。
    其次举行代表组第一次会议传达代表组召集人会议精神;酝酿讨论并通过代表组组长建议名单、大会主席团和秘书长建议名单;审议代表资格审查报告(草案)和党费审查报告(草案);酝酿讨论大会议程(草案)。
    再次举行代表组组长会议听取各代表组讨论酝酿情况汇报。
    接着召开大会预备会议全体委员重温入党誓词;报告大会筹备工作情况;通过上述所有讨论事项。
    还要举行主席团第一次会议明确大会主席团职责任务;通过大会执行主席分工;通过列席人员名单;通过大会日程。
    最后才是大换界大会的开幕式!
    朱正阳代表京都做工作报告詹印代表钟纪委做工作报告两项报告基本是他俩十年间的执正总结和回顾也是阶段性功过得失总体评价。
    整个报告措辞相当精准厚厚几十页可以说每句话、每个词甚至标点符号都经过反复斟酌推敲并在多个层面反复征集意见大量增删和修改其痛苦折腾的过程徐尚立深有体会。
    有时为一句评语或一段定论会讨论十天半个月会拿到多个会议、座谈会上展开讨论一会儿拍板删一会儿想想还是加一会儿又觉得需要改变说法两三个月有可能哭笑不得发现连标点符号都没改。
    那么这期间白争论、走弯路了吗?真理愈辩愈明治国经韬纬略和谋事布局在此过程得到明晰并升华。
    为把每次大会都开成胜利的大会、成功的大会背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