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73章 调兵遣将(第2/3页)  官场先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就在朱正阳从容化解东吴危机之际陈皎正为沿海发展大战略的推进焦头烂额。
    在省委省正府层面许玉贤和退二线的何世风制定策略调整规划确定沿海发展大战略的方针政策;市县两级层面有居思危、庄彬、、江璐、宣朔等几员干将坐阵无论对政策的把握度还是执行力等都没问题;冲在前面的排头兵是卓伟宏自从接到任务以来就把家搬到海边每天到现场督促施工、抽查钢材水泥等材料质量、随时观测和监测水文等数据。
    按说这样的阵容足以顺利推进沿海发展大战略了可是不行。从近半年的项目实施和进展来看无论质量还是数量都没达到预期某种程度讲让陈皎内心非常失望。
    如果这样平铺直叙下去几百亿甚至上千亿资金能砸出一点效果硬要吹嘘也要搞个宣传片大张旗鼓自我标榜。但陈皎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搞沿海发展大战略不单单想做个花架子搞表面文章那样的话只能蒙外行行家一眼就能看得出没准五年、十年后会沦为笑谈。
    陈皎是想象方晟有三滩镇、有江业新城的名片切实通过沿海发展大战略让双江经济有个质的飞跃。
    然而明明各方都尽力了可工作抓不上去到底哪儿出了问题?
    百思不得其解之下只得找冉汉增讨主意这会儿真应了于云复那句话两公子哥大眼瞪小眼!
    生姜还是老的辣到最后何世风点拨了一下。
    何世风说当初沿海观光带建设为什么能顺利实施关键是方晟这个角色把整个局面搞活了对上他通过爱妮娅与姜源冲等人沟通协商;对下他直接冲到第一线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规划蓝本具有举足轻重的拍板权。
    说到底就是急需一个具备方晟那种能力的前线指挥官!
    这样的人才可不好找啊他需要两个基本条件:一要有基层工作经历而且是最基层的乡镇;二要有较为突出的领导能力。
    陈皎的视野哪接触得到这种层面遂向许玉贤、居思危讨主意。居思危眼睛一亮说有个人绝对可行不过要征求另一个人的意见。
    什么有个人、另一个人?陈皎被他说糊涂了。
    居思危说潇南大学毕业、目前正在绵兰乡镇任职的俞晓宇大概已做到镇长了吧真算得上年轻有为深得方哥赏识呢。
    这么一说陈皎就懂了原来是方晟精心栽培的梯队人才当即说这个好办我来打电话。
    接电话时方晟正为两会换界选举的事发愁吞吞吐吐说哎呀不能拔苗助长啊容易让年轻人翘尾巴啊在基层锻炼时间还不够啊……
    陈皎笑骂道有啥要求直说别跟兄弟我耍花招!
    铺垫足了方晟才说还有位临海大学的高材生精通法律在滩涂利用方面钻研很深不妨跟在俞晓宇后面多跑跑。
    现在在哪儿?
    也在绵兰。
    陈皎又笑骂道好你个方老弟明明从鄞峡出来却把优秀人才藏到绵兰相当地狡猾回头得找雨佳算账!
    就这么三言两语便敲定了把俞晓宇、苏若彤调到双江申沿海发展大战略领导小组的事。
    不过陈皎问得太着急忽略了“临海大学高材生”是男是女;他不问方晟自然也不说。
    直到两人拿着介绍信到领导小组办公室众人见了都大吃一惊心里暗想方晟啊方晟可真够厉害的!
    省级领导小组级别很高成员起码都是处级但俞晓宇去年刚担任镇长苏若彤更是才转入公务员队伍不好定级。许玉贤斟酌一番委任俞晓宇为项目督导苏若彤则是督导助理。
    两人坐在办公室安安静静看资料熟悉情况时看着他俩许玉贤若有所悟:咦方晟故意把他俩弄到一块儿除了有心栽培之外会不会还有牵段姻缘的深意?
    因为俞晓宇在省直机关下属中心一直被打压后来到绵兰又忙于工作始终没有谈婚论嫁;苏若彤呢也是待字闺中没准真能在工作中成全一桩美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