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唐,当官很麻烦的,你得有出身,有文凭,才有算达到了做官的最起码的要求,这算是第一层的要求。
然后要求你长得周正,说话有条理,写字好,对事务有明确的判断,尤其是司法方面的事,更需要判断准确,这几个要求,算是第二层级,按照大唐的说话,叫做身言书判。
达到了这两个层级的要求之后,才勉强算是你达到了做官的最低标准线。
然后才是吏部选官。
这个选官,可跟明清时代的选官不一样,不是你有资格做官,就一定有官位给你,在大唐初期还不算明显,到了盛唐以后,官位少,官员多,尤其是六品以下的官位,根本不够分的,怎么办?
大唐憋出来一个损招,守选。
守选分两种情况。
第一种守选,是针对刚刚获得官身的人,也就是刚刚通过科举考试的人。
通过了科举考试,有了做官的资格,嗯,很好,不过你们这些进士c明经年龄都太小了,等等吧,进士四年,明经五年,到了时间再来吏部,到时候再给你安排。
你还没招,要想不等这四五年的时间,行,给你个上升通道,考制科,什么博学宏词,什么书判拔萃,只要你能考上,立刻安排!
但是那玩意考得上么?在大唐,制科不是每年都开,就算有,一科考中的人数,不是俩儿,就是仨儿,有的时候一个没有,这才是正经八百地仨瓜俩枣糊弄人呢。
你要是考不上,乖乖等着,急也没用,这就是守选。
第二种守选,是针对已经当过官的人。
比如你好不容易熬过了四五年,到了吏部选官,行,选吧,正经的官位,四年一任,选好了,上任去吧,四年以后记得回来啊。
等你当了四年官,到了长安吏部,行了,接着守选吧,具体时间没准,根据你的出身c资历c功绩c考核等等各方面条件,再给你定出来一个时间,短的,三年四年,最长的,十二年。
傻了吧?
当了四年官,要想接着当,平均八年以后再说!
八年以后来长安,选官,上任,当官,卸任,守选,只要你的品级还在六品以下,就是这个循环的过程。
什么时候超过六品了,行,这才算是进入了大唐中层官员的行列,也就是说进入了天子的视线,这种时候呢,守选这种事就差多了,一般一年两年的就给你安排了,要是运气好,说不定这边还没卸任,那边调令就来了。
你说这官当得闹心不闹心?
还别不服气,在大唐低级官员里面,一辈子二三十年,只当过两三任官员的人,大有人在!
这种制度,在大唐,就叫做守选。
事实上,也正是守选这种制度,基本保证了大唐低级官员的流动性,总的来说,对大唐朝廷的好处不小。
但是,具体到官员身上,尤其是低级官员身上,就有点扯淡了。
十年寒窗c九载遨游c二月科场篇诗赋,这得折腾多少年?好不容易考中个进士,你让我回家等着去?我摔!
博学宏词c书判拔萃,今年不开制科?我摔!
兢兢业业c克己奉公,四年卸任,啥?还让我回家等着去?等待的时间比进士守选时间还长!?我摔!
我上你这儿当官来了,还是裹乱来了!?
人这一辈子,除了孩提时代求学的十年,真正能够当官的时间,也就三十年,结果给你大唐当八年官,剩下这二十二年我干啥去!?怎么过日子,好歹得吃饭吧?这么一算,这一辈子除了落了一个官员的名声,还能剩下啥!?
这些低级官员愤懑之余,也得谋求生计啊。
这个时候,节度使来了。
不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