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郊野外有一间小庙,小庙中有一尊大佛,佛前有一老一少两个和尚,还有一头异种白虎,以及一个路过此地借宿的旅人,也就是在龙门辞别了太平公主,急于回到朔方的赵无敌。
两个和尚进入小庙以后,并没有如赵无敌所想象的那样对着大佛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三拜九叩c顶礼膜拜,只不过微微颔首随意地双手合十念了一句佛号,就算是和大佛打完了招呼。
那随意而从容的模样,就如同一个人回家的时候,对着碰到的邻居打招呼一样,让人心中忍不住怀疑他们俩的真实身份,将他们俩归结到假出家人行列。
不过,赵无敌倒也没有因此而怀疑,事实上也没有必要怀疑,彼此之间萍水相逢,素不相识,而且,他也没打算和和尚攀交情。
他只不过是在小庙借宿一宿,待到明日日出之后便启程北去,从此再无相见之期,有什么必要去挖人家的c管人家的闲事?
因此,两个和尚对大佛随意敷衍了事,一点都没有表现出出家人的虔诚态度,而赵无敌作为旁观者,也对此视而不见。
不仅如此,他对这个大佛还颇为不喜,心生厌恶,站在大佛前很是踌躇,不知是否要对其行礼?
不论是不是佛门信徒,遇佛而不拜,未免都有些说不过去。这与你的信仰无关,而是一种世人对神灵的敬畏之心。按照古老神话所描述,在星空的深处有诸天万界,其中的神灵无数,分属各种传承,而佛也是神灵的一种,自然也该受到世人的敬畏和膜拜。
他之所以心中踌躇,不想礼拜大佛,其中的原因说起来好笑,一切都不过是因为以貌取人,也就是这尊大佛的相貌生得怪异,不符合他心中的预期。
在前世的时候,他虽然出身道门世家,自幼修习道门传承,却曾行走江湖,寻找世间各家各派切磋武技,其中就包括佛门。
赵无敌曾孤身前往嵩山少林寺,并在寺中停留了大半年之久,每日除了和寺中的高僧切磋武技,其余时间也曾在藏经阁中研读佛门经典,听大大小小的和尚诵经,借以修身养性,磨砺道心,耳濡目染之下,对佛门也多了不少理解。
此时,他还清晰地记得,少林寺中的所有金身佛像,基本上都是一副慈眉善目的模样,就如那寺中的大德高僧,给人一种平和和宁静的感觉,就像是心灵的港湾,让人们寻到了心灵的寄托,不再烦躁。
可是,这间小庙中的金身大佛,其面貌却如那老胡僧一般模样,凸额鹰眼,钩鼻黄须,且眼珠子黄中带绿,隐隐冒着凶光,整体上看起来颇为狰狞,让人怎么也没办法将他与“慈悲为怀c普济天下”联系在一起。
赵无敌对此很是抗拒,却也很是无奈。因为此时的佛门基本上还保持着其本色,所供奉和膜拜的各位佛菩萨都出自西天竺,自然都是胡人的形象。
至于后世的那种慈眉善目的汉化形象,赵无敌也不知道是何人c且从何时开始,佛门为了迎合中土信徒的喜好,以便于更好地传播,将所有佛菩萨的相貌全都做了改变,从胡人汉化成中土人,就连佛祖都不例外。
其中最为夸张的就是观世音菩萨,不仅改变了他的面相,甚至强横地将他从大男人给变成女子之身,美其名曰:“佛菩萨有化身千万,可男可女”
也不知道若是菩萨听到了,会不会大发脾气,将这些不肖的徒子徒孙全都给扔到茅坑中,镇压个千八百年。
对于菩萨心中会怎么想,赵无敌管不着,不过,那种慈眉善目c宝相庄严的形象已扎根在他的心中,不可能一时半会儿能改变的。
大自在俊目一扫,看到了赵无敌的踌躇不前,倒也没有猜到他的心中所思所想,而是以为他出身道门,出于对传承的敬重和坚持,不好给大佛行礼,但却有怕因失礼而引起误会,不免难以决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