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八十六章 幻杀(第2/3页)  破梦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很连贯的一组图画,虽然画工粗糙,但基本上讲明白了整个故事。第一幅画,一个虬须大汉站在流云观山门处,他的对面是名身材高大的长须老道。

    第二幅,二人一前一后进了山门,老道在前,虬须客在后;第三幅,二人在大殿外,长须老道跪拜三清祖师像,虬须大汉在其身后傲然而立。

    第四幅,二人在大殿外的院中相对而立,这一幅画风清奇,寥寥几笔便将二人的神态描绘的十分传神,那是一种怒目相向的样子,虬须大汉是侧面像,右手上多了一条细线,像是捏着一根木条,又像是短刀,而老道完全是正面而立,但怒目圆睁、须发皆张,一副准备拼命的架势。

    第五幅也是最后一幅,居然和第四幅画一模一样,不对,有一点点细微的差别,老道的脖颈出有一条细线,不仔细观察,并不明显,而虬须客的右手依然下垂,手里还握那条像线一样的东西,不同之处是线的末端,多了一个黑点。

    初时,李天畤琢磨了半天也没看明白是怎么回事,从画意上直接理解,虬须客来流云观找老道士,二人在大殿前面的空地上谈事情,也可以理解为讲经论道,可能是话不投机,虬须客惹怒了对方,差不多就是这样,但若仅仅只是如此,这个故事似乎并不完整。

    后来,李天畴总是不自觉的想起第五幅图画,尤其是老道脖颈处的那条细线,绝不是第四幅画的重复,也不是笔误,那是一道十分齐整的刀痕,相当传神和可怖。

    因为老道士的面部表情与第四幅图有着细微的不同,眼眶略大了一点,眼珠子好像更加突出,那是一种极度惊愕的表情,也可说是措手不及。

    李天畴终于想明白这幅图画的画工貌似粗糙,但笔力奇绝,虬须客右手捏着的那条细线也能够证明他的判断,就是细线下面的一个黑点,那应该是老道士的鲜血!

    从第四幅图的两人相对而立,到第五幅图,虬须客完成击杀,中间没有任何过度的动作图画,这说明什么?作画者偷懒,略去了对动作的描述?还是虬须客本身的速度太快,根本无法描绘,也让人无从反应?

    李天畴不得而知,只能从这组图画的意图来揣摩,作画者究竟是为了表达老道被虬须客杀掉的事实,还是为了表达虬须客击杀对手的过程?如果是前者,前面三幅图倒也能说明点问题,可为什么在第五幅图的表现上那么费劲儿,直接让老道士浑身鲜血的躺在地上不是更为直观么?

    可如果是后者,前面三幅图岂不是太啰嗦了?李天畴想破了脑袋也无法弄明白,最后决定到‘藏经阁’去查找有没有关于记录老道士或者虬须客的典籍和文献。

    他花了两天的时间待在‘藏经阁’,翻遍了所有流云观的典藏,除了吃饭喝水,几乎足不出门,有关画中的二人,连只言片语的信息也没找到,但却无意中发现了一部怪书。

    之所以称之为怪书,是因为书的材质怪,书页用的不是纸张和绢帛,而是某种兽皮,也看不出年代,但无论古今,这样的材质在中原地区十分少见,更奇怪的是整部书就那么四页,抛去一个字都没有的封面,就剩下三页干货。

    但就这三页内容,却让李天畴惊讶不已,顿时有种拨开云雾、醍醐灌顶的感觉,内容全都是无字的图画,画工和笔法跟他头脑里的那五页图画何其相似,乍眼一看如出一辙。

    第一页是四张组图,每幅图均是一个赤身裸体的人偶,内容极为简单,依次是站立舒张、下蹲、全身团作圆球状,头颅包裹在双臂中、最后一张是身体骤然舒展,腾空而起,体态呈飞鸟状。

    李天畴略一琢磨,便意会到四张图是某种形体训练,再看下一页,却是野外的某个断崖边,与第一页不同的是,图画中多了些景物的描绘,看那断崖似曾相识,但是画面寥寥数笔,实在太简单了,一时还无法跟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