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六章 吃瓜群众(第1/3页)  参见总舵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串闲话,无论古今,都是一种老百姓们喜闻乐见的娱乐方式,想必通过李员外的转述,济世堂诊金药费减半的事情,不出两三日便能传遍滦州城,再过五六日,周边的十里八乡也能收到消息。

    只要消息一传开,生米就煮成了熟饭,济世堂要想在滦州城开下去,就必须按照消息里承诺的那么干。

    这就叫做人言可畏c三人成虎,舆论的力量一旦形成,被推到风口浪尖上的人或事,最后不管愿不愿意,只能随波逐流。

    李员外除了宣讲济世堂诊金药费减半,还特别强调他女儿李霓虹是失足落水,毕竟如果事情真相宣扬出去,他老李家以后就别想在滦州城里抬起头来。

    当然,会说的不如会听的,像是落水坠河这种事,难免让人展开无限的遐想,单凭李员外一张嘴,可止不住各种版本的风言风语。

    李员外精于人情世故,自然想到了这种后果,这老小子为了淡化女儿坠河的原因,整出一招围魏救赵,再次将人们议论的重点,转移到济世堂身上。

    单凭减免诊金药费这件事肯定是不够的,于是能让人起死回生的小神医,成了他跟围观百姓宣讲的新话题。

    “各位乡亲父老可能不知道,这济世堂里除了吴大夫之外,又多了一位小神医。

    小神医医术高超,可谓是神鬼莫测,我女儿抬进去的时候已然气息全无,多亏小神医施以妙法,让我可怜的虹儿起死回生,重新还了阳。

    刚刚,我听小神医说,他以后会在济世堂坐馆,这是咱滦州百姓的福气,大家伙有什么疑难杂症,大可请这位小神医出手。”

    无论李员外的目的如何,他所说的却是事实无疑,然而出乎人们认知的事实,一时间很难会被承认。

    “我说李员外,你莫不是因为女儿出事,急坏了脑袋不成,起死回生我只在说书先生那里听过,要说确有实事,说什么我都不相信,你莫要诓骗我等。”

    李员外话音刚落,就有个尖嘴猴腮的年轻人,对他的话嗤之以鼻,显然压根儿不信有起死回生。

    “张家老二,你满滦州城打听打听,我李秀荷是信口开河的人吗,你若是不信我说的话,咱们两个打个赌如何,你跳下河去淹死,看看我说的这位小神医,能不能把你给救回来。”

    因为生意上的往来,李员外和那尖嘴猴腮青年本就不睦,此时与其说反驳,还不如说是在消遣对方,二傻子才会因为赌气,把自己给弄死。

    尖嘴猴腮青年气的直跳脚,可还没等他回嘴,就听旁边又有人向李员外问道:“李员外,老夫倒是相信你说的话,不过我听说有一种邪法,叫借尸还魂,能把别人的魂魄,寄放在刚死不久之人的尸体上。

    你说的那小神医,千万别是用的这借尸还魂邪法,把借尸的鬼物带回家里,阖府上下都要遭殃的呀!”

    此时说话的是个约莫六十来岁的老头,他话中的危言耸听,和志怪色彩,明显比单纯的质疑,更能引领围观百姓的思绪。

    ‘借尸还魂’四个字一经说出口,杂乱的喧嚣立刻被压了下去,众人看济世堂门外那顶小轿的眼神,都多出了一丝惧意。

    李员外也不自觉的打了个激灵,不过一想到刚刚女儿怼自己的那些话,立刻斩钉截铁地说道:“狗屁的借尸还魂,我自家的闺女,养了十几年,还能认不出来不成。

    不管是人还是魂,我闺女都被救回来了,哪个若是敢再瞎说,小心我跟他拼命!”

    见李员外恶狠狠的瞪向自己,满口歪理邪说的老头,很识趣的改了口,连连称自己老糊涂,这父亲认闺女肯定认不错。

    同样,尖嘴猴腮的青年,觉得还是不要在这种时候触李员外的霉头,也没有了下文。

    “李世叔,侄儿相信你所说没有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