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百九十五章 丰收了,可是粮食卖不上价了(第1/2页)  崇祯八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崇祯十二年五月二十日,在夏季干热风不分昼夜的吹拂下,整个大明北方的田野中像是铺上了一层金黄色的地毯,远远望去,田野中到处是不时弯腰直身地农户们的身影,他们正在烈日地炙烤下挥汗如雨的忙碌着。

    崇祯十二年的夏收季节开始了。

    各人家中的半大小子和丫头跟在前面收割的大人身后,捡拾着掉落的麦穗,等到小手握不住了,就用一根麦秸将一小把麦穗缠绕起来后,送到正在将麦穗一捆一捆绑起来的哥哥姐姐嫂子们那里,然后趁着大人不注意,端起放置在地头上的瓦罐,将里面盛着的暗红色绿豆汤倾进有着豁口的粗瓷大碗中,美美地畅饮几口。

    “他大,这眼瞅着日头到头啥也得种上几棵树,吃完晌饭还能睡上一觉,那可得劲的很咧!”

    从另一垄地里踩着麦茬过来的大憨随声附和道。

    “遭瘟的!

    你敢说睡晌觉!

    额看恁这是皮痒了是伐!

    这才吃了几日的饱饭,就想着跟官老爷一般!

    就是栽上树,那也不是给咱睡晌觉的!”

    听到大儿子这个打算后,李保没好气地骂了几声,大憨搔了搔头皮赶紧迎向了三丫那处地界。

    “大,恁没去城里打听打听,今年这粮价现下是多少咧?

    要是能卖上个好价钱,等收完粮食,咱可去县城买上砖瓦,给俺哥盖屋娶婆姨咧!”

    二娃一手拿着一块黑黝黝的粗面饼子,一手拿着一块酱菜,一边大嚼一边含糊不清地说道,一旁地闷头大吃的大憨一听这话,顿时支棱起了耳朵。

    “他大,二娃说的是咧,等收完麦子,恁抽空去城里打听一下,顺便问问哪家砖瓦结实便宜,宋二家的可是问过额好几回咧!”

    李保地婆姨停止咀嚼后,接着二娃的话茬说道。

    宋二家的大丫头跟大憨眉来眼去的,眼看着就是郎有情妾有意了,两家大人得信后也都是十分满意。

    宋二的婆姨也当着李保婆姨的面明里暗里说过好几次了,就是想着两个人赶紧成亲,她家里可就少一张吃饭的嘴,大憨家下的聘礼也够她家的二小子成亲之用了。

    “也成,等收完麦子脱完粒,恁翻着地、打着麦茬,额跟堡里的去往县城看看,买些玉米大豆种子,顺便打听一下!

    咱们家这多粮食,给老大娶个婆姨尽够了!

    这新粮啊,咱留着自家吃!”

    李保家开的五十亩地是在是够大,一家五口忙忙活活了七日才将将收割完,待用牛车一车车拉回堡里后,又经过几天的碾压脱粒,这才算基本完成夏收。

    剩下的就是晾晒、刨地,将地里的麦茬挖出后再运回来当柴火烧了,然后就是秋播。

    在朱由检的关照下,设在西安府的将作局西安分局一年到头全力开工,生产出了大量的农用器具,然后根据户数分发给各地官府,再由官府免费发放给下去内地农户。

    为了不使那些家庭打制农具的铁作坊受到影响,四海商行用市价收购他们打制的农具,然后一并交由官府统一分派下去,这一善举也让众多铁匠铺子得以继续生存下去。

    这种惠民举措将会在每一户农户家中的农具基本齐全后终止,以后农户们的农具将会自费购买。

    因为考虑到移民们家无余财,无力购买生产工具的情况,朱由检才推出了这一善举,等到农户们的温饱解决,家中有了足够的余粮后,这项措施就会自动终止了。

    在各家忙的差不多之后,李保与堡里的几名农户相互邀约,赶着自家的牛车慢慢悠悠去了二十里外的卫护县城,并在当天日头还高的时候返回了七里堡。

    “他大,莫不是有甚坏事不成?”

    李保的婆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