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章 刘利民的苦楚(第1/2页)  春风花蕊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桥边的眼睛大睁,仿佛要从眼眶中突出来,豆大的汗珠从额头滴落,强忍着咬住下唇,痛苦使他的脸看上去扭曲变形,这是他必须越过的人生最后一道坎。

    旁边的助手立刻掏出南部手枪抵近桥边的头部“砰”的一枪,这次南部手枪很争气,没有为难桥边的最后一个愿望,他浑身一震,脸上的表情也似乎舒缓了下来,接着一头倒了下去。

    众军官立刻作鸟兽散,后事自然有人来处理,他们不是来观礼,更不是来看热闹的,接下来还有很多比这重要的事情要做。

    战斗进展得很顺利,王尧夫投入了最后的生力军,转守为攻,士兵们鼓起余勇,个个争先,有仇报仇c有怨报怨,士气空前高涨,日军已是人心惶惶无心恋战,此时不打更待何时,顺风仗打起来就是如行云流水;陈超群将吴德贵的排当成尖刀深深地插入日军后背,随后跟进的两个连一面扩大战果,一面向两翼展开,用最快的速度挤压日军的生存空间,在日军还没有从最初的慌乱中醒过来时,杀伤其有生力量,分割c包围c歼灭。

    失去了指挥的日军犹如无头的苍蝇,在各自中队长的带领下拼命的想打开缺口逃出生天,乱,战场上一片混乱,官找不着兵,兵找不着官,谁的军衔高身边便自发的围起几个人,一会儿又散了,再聚c再散,战友阵亡了也没时间悲痛,哪里有日军哪里就有战斗,向前c再向前,有时两股人跑到近前才发现是敌人,没时间考虑,打光枪膛里的子弹便撞在了一起,一番激烈的搏杀下来,没倒下的聚在一起又满身鲜血向下一个目标冲去,没有了完整的战线,双方犬牙交错,各处都在激战c都在生死搏杀,技能固然重要,信心更加难能可贵,坚持就是胜利。

    天渐渐的暗了下来,晚霞映红了天际,太阳似乎也不愿看到这人间惨烈的一幕,慢慢的躲到西边的群山后面去了,厮杀依然在持续着。

    “参谋长,鬼子怎么还没来?”满脸络腮胡子的秦啸天经过几次面对面的厮杀,对日军的特点也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日军不擅长夜战的弱点,此刻就想着能快点过来,好好的过把瘾,光听吆喝不见动静算怎么回事?

    “别急,鬼子现在被王团座和团长他们打蒙了,一时没有很好的组织起来,等他们明白过来一定会朝咱们这里突围的。”张弛放下望远镜安抚着秦啸天,其实他也希望鬼子早点过来,自从进入军队后就一直在机关工作,从没有实战经验,到保安团后这也是第一次直面日军,紧张而又兴奋的心情让他有些忐忑不安,但不能表露出来,他是长官,必须要在部下们面前做出稳重的样子,从心里面来说张弛希望通过这次战斗来证明自己,男人谁都渴望着跃马扬鞭c驰骋沙场c纵横快意c畅意人生,还有个不能说的秘密,那就是证明给何庆云看。

    果然如张弛所说,经过最初的慌乱后日军也明白了这样下去是不行的,必须集中力量突围方有一线生机,于是在一番紧张的商议后,一名年龄c军衔都最高的中队长担任了这支部队的临时指挥官,分派了各部的任务,将所有伤员留下来担任阻击任务,其他人员轻装突围。日军中有在战事不利时留下伤员断后的传统,伤兵们的任务就是尽可能的挡住追兵,为主力部队突围创造条件,而伤兵们对此也认为理所当然,当然他们生还的几率为零。无论你认为这一举措残忍也好c不仁道也罢,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一举措的确可以给有生力量减轻很多负担。在一片“靖国神社见c天皇陛下万岁”的口号声中,日军放下了包袱,集中所有力量向着来路冲去。

    滨江城。刘利民的蜗居,一房厅厨卫。两人回来后谁也不愿开口说话,刘利民从橱柜里拿出一条毛毯,走到沙发前倒头便睡下了,还用毛毯将头蒙了起来,整个过程既没有招呼一声,也没有看一眼,就那样自顾自的躺下了,将袁亚琴晾在了当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