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34章 兼并青年农场(第2/4页)  我修非常道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的。”吴婉怡点点头。

    因为知识青年全部回城,青年农场再次回到仙基桥大队的管辖。

    “能够到咱们大队的青年农场来的,都是有些门路的。现在知识青年开始回城,他们最先得到了落实。因为这些知识青年没心思待在这山沟沟里,这农场都快荒废了。想当年,赵建国他们那一批,流了多少汗水,把这农场建起来了,这么快就荒废成这样。当真是让人痛心。”周茂林叹息道。

    常兴也看了看四周,青年农场面积不小。周围的规划比仙基桥还更加合理。毕竟这里是后面建起来的,一开始就规划好了一切。不得不说赵建国拿一批知识青年还是非常有能力的。可惜,如今,青年农场一下子变得冷清起来,几台收割机凌乱地停在农场的院子里,也不知道还能不能再用。

    “咱们大队要是把这农场接下来,人手还够不够用?”常兴问道。

    “人手是紧张了一些。不过没关系,我们可以雇人。咱们大队是集体经济,可以从别的大队雇人来替我们做事,给他们发工资就是。别的大队的人抢着来呢。”肖银顺笑道。

    “这倒是。农村里赚钱的门路太少了。”常兴说道。

    “常兴,农场这里有个养殖场,现在里面什么养牲都没有了。你说我把香獐放到这里来养怎么样?”肖老四问道。

    “挺好的呀。这里离峰眉寨很近,也方便把它们放到山里去。而且青年农场这里的养殖场条件好,比咱们仙基桥的养殖场建设得还好一些。”常兴说道。

    “那可不一定。常兴,你这次回来还没去养殖场看。现在咱们大队的养殖场,跟以前可不大一样了。规模大了很多。比青年农场这里强多了。这个地方的房子本来也是建得蛮好的,可惜这么多年,一直没有进行及时的修缮。要是把香獐养到这里来,还得花些工夫把这里好好地修缮一下。”肖老四说道。

    “老四讲得没错。咱们大队的养殖场在整个罗田县都是出了名的。罗田县找不到第二个比我们规模更大的。我们养殖场养出来的生猪都卖到省城去了。”周茂林自豪地说道。

    “看来,我这么久没在家里,仙基桥已经发生了很多变化了。”常兴笑道。

    “青年农场这边得尽快恢复生产,这么大一片地方,荒废在这里,实在太可惜了。而且,我们接手了这里,以后我们大队还要交上交粮呢。”周茂林说道。

    仙基桥的人都很齐心,可能是尝到了搞大集体的甜头,每年到了年底的时候,大队分得最少的到了别的大队都能算个富裕户。仙基桥富得流油,让仙基桥的人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够挺直腰杆子。所以,大队有什么事情,整个大队,就没有几个偷懒的。现在仙基桥的规矩改了,偷懒的人到了年底,分到的东西比别人少了一大截,面子上谁能挂得住?你生在仙基桥,却还要受穷,走出去,谁看得起?周茂林在仙基桥大队威信高得很,碰到这种人,直接用脚踢,那些个偷奸耍滑的,连躲都不敢躲。

    青年农场对于来这里的城里人来说,也许是地狱一般的噩梦,但是对于仙基桥大队来说,这是一块肥肉。这么大一片现成的土地。简直就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仙基桥对于早就实现了机械化种植,从来不嫌地多。土地多了,收成就多。仙基桥虽然早就解决了温饱问题。但是粮食多了,谁还嫌扎手?

    仙基桥的富余粮食越多,养殖场的养殖规模就越来越大。养殖的种类也越来越丰富。以前仙基桥一个月只杀一两头猪。现在仙基桥隔一天杀一头猪,大部分的肉被仙基桥大队的人分了,还有一小部分给周围大队办好事的人称走了。十里八乡的都知道仙基桥人有钱,天天吃肉。十里八乡的货郎都喜欢往仙基桥跑,因为仙基桥人买东西最舍得。

    青年农场还有一片很大的果园,只是这果园跟仙基桥的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