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一章 炒股(第1/2页)  大时代之香江筑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与李小龙见过之后叶欢就把这件事情抛到脑后了。70年代的香江影坛是嘉禾和邵氏两强相争的阶段,叶欢所熟悉的那些明星现在要么很是青涩要么还未出道,就是记得那些卖座电影在对整个行业一窍不通的情况下贸然涉足绝对会亏掉裤子。叶欢一向信奉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不要贸然涉足陌生的领域,现在的叶欢初来乍到,并不了解这个时代的香江的真实情况,他并不打算贸然把摊子铺开,他只准备在自己熟悉的金融行业折腾。

    叶欢回到他的陋室,反思自己的这次行动。首先未能认清自己,一部小说刚刚开始连载,名声未显的情况下就去拜访所谓的上流人士,自取其辱。其次心存侥幸,明知道在香江编剧地位不怎么高,尤其是在动作片里,自己竟想凭借剧本去结交李小龙,滑天下之大稽。最后立场不坚定,明知道以自己的资本不能够插手香江电影圈,还是往里面凑,竟然还存有追星的念头,应该反省。

    反思完毕,躲进小楼成一统,一边继续自己的赚钱大计,一边继续关注新闻动向。自从1969年由李福兆先生牵头的一群华资经纪暗中筹备一间华人的股票交易市场远东交易所,并于12月17日开业,由此开始了普罗市民参与证券及股票买卖。其后以华人为主要对象的金银交易所于1971年3月15日在当时的金银业贸易场理事长胡汉辉等倡议下开业。叶欢收集到的情况显示近期的香江会有更多交易所成立,毕竟,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华资企业有着旺盛的融资需求,有需求就会有市场,这样会有不少交易所成立,然后在大浪淘沙之下优胜劣汰。

    70年代是最为动荡的年景,美国深陷越战泥潭,国力大幅消耗,国内反战运动风起云涌,还有黑人平权运动,美国开始战略收缩。苏联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医治好二战创伤,开始全球战略进攻。1971年内外交困下的美元开始与黄金脱钩,前世赫赫有名的石油美元尚未建立。虽然这些对于叶欢没有色么卵用,但是可以用来刷声望的说。说干就干,叶欢为了多捞外快开始撰写用于专栏社评的文章,毕竟这类文章篇幅短,稿酬丰厚。

    文章写了,毕竟是要发表的,这些财经类文章最好能够找专业报纸发表才能体现价值。为了钱途叶欢查看香江书报市场,没有发现前世主营财经的《信报》。叶欢没发现这家记忆中的报纸,就继续查找适合的财经报纸,突然他在《明报晚报》发现了林行止的大名。叶欢记得香港首份财经新闻日报《信报》的创始人就是他,开来人家还没出来单干,看好林行止未来发展的叶欢打定主意向他投稿。

    林行止(1940年生),原名林山木,原籍澄海。香港信报创办人,作家。被称为“香江第一健笔“。早年在汕头接受教育,後赴英国攻读经济学。毕业后回到香江,被《明报》老板查良镛赏识,于《明报晚报》出任副总编辑,主管经济版。

    叶欢在文章中写道: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的运转与美元的信誉和地位密切相关,到20世纪60~70年代,美国深陷越南战争的泥潭,财政赤字巨大,国际收入情况恶化,美元的信誉受到极大的冲击,爆发了多次美元危机。大量资本出逃,各国纷纷抛售自己手中的美元,抢购黄金,使美国黄金储备急剧减少,伦敦金价暴涨。为了抑制金价上涨,保持美元汇率,减少黄金储备流失,美国联合英国c瑞士c法国c西德c意大利c荷兰c比利时八个国家于1961年10月建立了黄金总库,八国央行共拿出27亿美元的黄金,由英格兰银行为黄金总库的代理机关,负责维持伦敦黄金价格,并采取各种手段阻止外国政府持美元外汇向美国兑换黄金。60年代后期,美国进一步扩大了侵越战争,国际收支进一步恶化,美元危机再度爆发。1968年3月的半个月中,美国黄金储备流出了14亿多美元,仅3月14日一天,伦敦黄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