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两百一十六章 司马氏家书(第1/2页)  无双魏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曹丕来到右北平之后一系列安排可以说是雷厉风行,而且算得上是有条不紊、滴水不漏,所有事情都处理的面面俱到,这让协助高顺整合新军的司马孚心中有点讶异,在他看来,这个年纪比自己还小的司空之子不过是一个早慧神童,得到先农眷顾之人,这类人往往天性善良淳朴,却胸怀济世之法。

    但是从这位司空的宗祠长子大败袁尚之后,其谋略之才开始慢慢显现,不但孤军深入,破了邺城,把袁尚打得大败亏输,更娶了袁家媳妇甄氏为妻,一举稳定了北地四州大族之人心,接着来到幽州一系列令人目不暇接的政令更是让司马孚叹为观止。

    司马家八兄弟世人成为司马八达,其中最为出众的三人乃是其兄司马懿,其次则是司马朗和他司马孚,在司马孚心中,长兄司马朗不过是和他在伯仲之间罢了,让他心服之人乃是次兄司马懿。自己时常和次兄讨论天下大势,其中不乏涉及经略之术,对此自认为也颇有心得。

    但是在他随军做文吏跟着曹丕离开邺城的时候他对曹丕在幽州的形势可不是很乐观,首先他知道这跟着曹丕去幽州的军队不过只能用两年,这还不算,粮草却只有一年,说白了就是让曹丕这个幽州牧养一年军队,这对于错过了播种时节入主幽州的曹丕是非常困难的,更别说幽州至少有一半大族已经跟着袁熙和袁尚东迁了,面对这样的局势,要筹集粮草养活一千骑兵、五千步卒,还有一万民夫,那是非常困难的,更别说这些军士都是领着俸禄的,来时邺城也就预支了一年俸禄给军士,来年俸禄可是曹丕要买单的。

    何况司马孚早就知道司空曹操授意曹彰在这里招募两千骑兵,直接招募骑兵,那除了从大族子弟中挑选之外已经别无他法,寻常百姓怎么有钱去学骑射呢在司马孚看来这就是在削弱曹丕这个幽州牧和幽州大族的联系,转而让曹彰也跟大族建立一个勾连的桥梁,司马氏自己就是大族,怎么会不知道当两个权势之人同时示好的时候,作为地头蛇最好的办法就是左右逢源呢

    这是曹操给曹丕和曹彰设的一手好局,这是一石三鸟的手段,既可以削弱幽州牧曹丕的影响,又能够得到地方大族的支持,还可以充实骑兵。这样一来就算两年之后曹军离开,幽州之地还有一支两千人的骑兵,而这只骑兵的背后则是幽州的地方豪族这养勾连在一起之后就算乌桓、袁氏想要再度打来幽州,凭借这两千骑兵的纽带曹氏和幽州大族也会上下一心共同御敌,加上幽州的降兵和曹丕的军事才能,再怎么样,幽州也不会再度沦陷。

    这样一来即达到了稳定幽州的目的,又让曹自己两个儿子都没法再幽州一方独大,就算两兄弟因为缺兵少粮或是分权而导致无法一统幽州,只是守成,那也无妨。因为等到曹操稳定了冀州、青州局势再把并州拿下来之后,以雷霆万钧之势北上,扫荡幽州袁氏和乌桓势力之后,幽州还是他曹操的。

    司马孚认为,若非焦触、张南投降,袁熙袁尚远遁,曹操根本没想理会幽州,但是幽州无主之后则必须要任免一人节制幽州,不然不但凉了降将之心,还会凉了当地豪族之心,所以曹操派出了自己最为出众的儿子。

    于是这个显示出的能力已经让朝廷一干忠于汉室的官员惊惧的儿子就这么被流放了,加上之前曹操那个心地善良的小儿子破解天书的事情,让众人都认为曹操更为宠爱那个叫做曹冲的小儿子,而在幽州这一系列不利于曹丕的布置更加证明了这一点,于是朝廷所有人对于曹操扩建邺城,修建三台的做法都不闻不问起来。

    现在就算连司马孚自己都不知道曹操到底是喜欢曹丕还是曹冲,但是有一点他可以确定,曹操为自己这个宗祠长子设下的重重羁绊恐怕已经失去效用了。曹彰固然是跟当地大族有了联系,但是这些大族都成了曹丕的债主,看着一一车车从幽州各郡运来的辎重,司马孚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