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五十六章 丘郎将(第1/2页)  无双魏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跟着曹丕的亲卫只有五人,是从田畴隐居族人中精挑细选出来的精壮,武艺算是不错的,当然比起吕玲绮之流,那就差得很远了,不过现在土垠完全在曹丕掌握之中,要亲卫其实也就是跑个腿和帮他拿剑而已,何况若不是面对千军万马,况且一对一的话以曹丕尚有自保之力。

    五个亲卫中有一个伍长,田畴叫他王大眼,因为这个汉子有一双铜铃一样大的眼睛,而且非常有神,身材也很壮硕,就算在幽州这种出壮汉的地方,王大眼也算是高大的了,曹丕目测他应该超过了两米,只比吕布差那么一点点。

    王大眼凑上前:“州牧,我们这右北平槐树可真不少,不过嘛都在城外驰道两侧,土垠城中只有城西有八颗大槐树,附近的百姓没事都会给他浇浇水,夏日会在下面纳凉,现在到了冬季,叶子掉光了,恐怕没人在那儿。”

    曹丕说道:“去哪儿看看。”

    王大眼大声说道:“诺,请州牧上马车”

    曹丕闻言跨上了马车,王大眼上前驾车,是个亲卫在下面步行跟随,不一会,就到了土垠城西,曹丕下了马车对王大眼说道:“吾要在槐树下静思一番,汝等去远些,不要打扰,另外把剑给吾。”

    王大眼点点头,对于曹丕的话没有丝毫怀疑,事实上,在徐无山中,他们视若声明的田子泰先生也市场在徐无山的属下驻足静思,或许大人物都喜欢这样。王大眼把“衍”给了曹丕,随即招呼是个亲卫走远。

    这八颗槐树是呈八角星排列的,到了夏天,八颗槐树的枝叶更好可以挡住中间七八仗的地方,就像一个天然的凉亭,确实是一个纳凉的好去处。曹丕来到一颗槐树之后,拔出剑,在树干上画出了一个复杂的图案。完事之后曹丕走到王大眼身边说道:“走罢。”

    王大眼一脸惊讶:“州牧果真是神人,这静思的时间可比治中少得多了,治中可吾等讲学的时候说过,静思是要求索不解之事。州牧在片刻之间就能把不解之事想通,可比治中厉害多了,当年治中在徐无山中一站就是半日。”

    曹丕笑了笑,问道:“汝今年几岁了”

    王大眼笑答:“今年十八,过了冬便十九了。”

    “汝听田子泰讲学有多少时日”曹丕又问。

    “只有两年而已。”王大眼答道。

    “听汝说话,倒是识得字,读的什么经”曹丕问道。

    “读的公羊传。”王大眼答道。

    “公羊传说一段经意来听听。”曹丕一边说一边上了马车,王大眼答应一声后一边赶着马车一边说公羊传经意。

    公羊传也称作春秋公羊传。乃是儒学经典,在汉朝也是一个比较普遍的读物,其实就是基于春秋内容而来的。公羊传是把春秋里面的字句以作者的看法解释了一遍,说得文雅点就是挖掘春秋之中的微言大义。这公羊传主张的乃是“大一统”,拨乱反正,为后王立法。可以说是给汉朝量身打造的治国经典,后来董仲舒的“三世说”也是受到了公羊传的启发。

    王大眼讲起公羊传虽然没有多么精深,但是大致的道理却是讲得清楚,曹丕也读过公羊传,而且对其理解非常精深,但是这都归功于那个没有被魂穿的曹丕,也归功于曹丕的讲席都是天下一等一的饱学之人,像荀悦这样的人都是著书立说之人,若说学问,比田畴更甚,所以曹丕的自然是很高。

    等王大眼说完之后曹丕说道:“虽然不算了解其中的微言大义,但是汝也是一个识字之人,我幽州很却文吏,向汝这般人物应该可以在州牧府某个掾吏,俸禄可是当城守军多,为何却弃文从武”

    王大眼笑道:“小仆这等身板若去从文岂非让人看不起我们北地的汉子只要高过马脖子,若不从军,姑娘家都不会喜欢的。”

    曹丕大笑:“北地民风确实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