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五十二章 邺城来信(第1/2页)  无双魏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来邺城传文书的是曹丕的熟人,刘晔。这让曹丕有点惊讶,毕竟传书这种活儿派一个传令兵来就可以了,刘晔乃是司空府的文吏,派来做这种事多少有点屈才,后来见到刘晔才知道,他是代表曹操来跟自己面授机宜的。

    土垠城守府已经被曹丕扩建成了州牧府,跟把两边的宅子联通,建成了自己落脚的府邸。现在刘晔和曹丕就在州牧府左侧一个最大院落中的正堂里叙话。

    只听刘晔说道:“司空对于州牧能够大败乌桓骑兵甚为欣喜,北地乌桓一败,袁氏再无依仗,败亡指日可待,相比乐进、李典两位将军在壶关没有寸进,州牧这边的战果着实喜人。”

    曹丕笑道:“若是欣喜,为何急于召回军队?若再给我两年光景,吾就可以带着这些军士和新收的降军把整个幽州打下来。”

    刘晔环顾四周一眼,现连院子的人都没有了,夏侯尚都被支开到了院外,随即低声说道:“是荀尚书令建议司空收回军士的,现在尚书令节制尚书台,尚书台又是为天子处理文书的,司空的所有政令都要经过尚书台才名正言顺,司空多少要给尚书令一点面子,更别说朝中大臣、司空麾下的豫州士子都和尚书令有几分交情,司空也不想因为这等小事跟尚书令过不去,毕竟尚书令不但管着尚书台,还管着司空麾下的粮草辎重转运,各地水利道路的修建也是尚书令操持,此人对司空颇为重要。”

    曹丕点头表示理解,荀彧和荀攸不但声名在外,更有真彩实学,特别是在内政上乃是一等一的人才,曹操势力急剧膨胀,要支撑曹军这样一个庞大的系统必须要一个条理分明的内政人才,荀彧就是这样的人,若是现在荀彧撂挑子不干,曹操还真难找到接班人,先荀彧跟随曹操的时间早,无论是早年跟随曹操的老将领和后面的将领他都熟悉,更清楚曹操的家底,也了解曹军辖地的情况,这样的人还真不多,郭嘉算是一个,但是郭嘉善于使用奇谋、妙策,运筹帷幄。对于内政知道远不如荀彧精通,后来曹操进魏公,荀彧劝谏之后随即被曹操架空,也是因为当时曹操华歆在尚书台呆了很久,已经摸清楚了曹军的所有事务,能够取荀彧而代之的缘故,荀彧不做尚书令后就是华歆接班的。

    而此时的华歆不过刚入尚书台不久,所以此时的荀彧还是一个必不可少的人物。

    “这样说来,文若先生不太愿意看到吾平定幽州啊。”曹丕笑道。

    “祭酒有言:辽东之地虽说偏远,但是却是一块宝地。此处不但民风彪悍,更有不少外族,加之有膏腴之地,肥美草场,不缺人、不缺粮、不缺马,州牧得先农庇佑,自有办法在此处养活无数百姓和战马,若是真给州牧平了幽州,外族皆为州牧所用,那自司空之外,朝廷又将有一支势力,这擎天一柱有一根就够了,再来一根,天都要被捅破。”刘晔微笑道。

    “嗯,奉孝先生看得透彻,子扬此来是为吾父带话,不知吾父想对吾说什么?”曹丕又说道。

    刘晔答道:“司空说了两件事,其一:袁熙袁尚不能留。其二:让行军司马多多磨砺。”

    “嗯,原来如此,想必只要我灭了袁熙和袁尚,就得回邺城了,这幽州是留给子文的。”曹丕听完传话立即明白了曹操的意思。

    “祭酒说司空现在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州牧雄才大略,若留在幽州,恐怕很多人会不安。”刘晔说道。

    “明白!明白!”曹丕摆摆手,接着说道:“这城外驻扎的乃是河内郡司马氏一族,吾父让司马伯达帮子文,现在司马氏都在辽东,日后我走了,是不是留下司马氏留在幽州辅佐子文?”

    刘晔摇头道:“非也,此次下官来就是要召司马朗、司马孚回邺城,至于司马氏来此,在吾启程来此的时候并不知晓,至于行军司马的文吏之职将由下官取代司马伯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