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一章(第1/3页)  铸陵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可能是好长时间不在老家的原因,老妇人虽然很有钱,但家里还是一间破石屋子,家具都很破旧。老妇人也很是无奈,让我们将就一晚上,第二天给我们找旅馆住。

    我连连摆手,说不用,但那老妇人说自己有亲戚在这附近开旅馆,可以免费住进去的。我见到这样,便也只能答应下来,再推脱就有些不好意思了。

    好在老妇人家里虽破,却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里面什么都有,活动起来也挺方便。

    夜晚,我和杜小生吃过饭,老妇人给我们拿了两把躺椅,我们便躺在椅子上看星星。

    暖风不时吹过,没有冬天刺骨的寒气,带来的反而是些许潮湿的暖意,让人不得不沉溺于这样惬意的环境中。我和杜小生都很舒适的躺在凉椅上,没有人说话。倒是老妇人见我们闲着没事做,也拉了一把椅子过来,说要给我们讲故事。

    我一听来劲了,从年近百岁的老人口中能听什么故事?当然是战乱时候抗日打鬼子的事了!

    果然,不出我所料,老妇人慢悠悠地说:“我这个故事啊,是老伴儿亲身经历过的。他以前是国党人,当兵时期发生了不少离奇事。我知道你们年轻人爱冒险,喜欢听鬼故事,老太太我说话没什么文化,但讲个故事还是绰绰有余的,今天就给你们露一手。”

    我和杜小生都连连点头,老妇人开始缓缓道来。

    她老伴儿叫赵士勋,大她五岁。如果不是因为国党逃离大陆时没跟着,被红卫兵掀出老底坐了牢,又在受刑中去世,估计现在都快过百年大寿了。

    1937年7月7日,经历过七七事变后,中日双方谈判最终破裂,国党和我党达成暂停内战,全面抗日的统一战线。好像是在1938年,也可能是1939,总之那时候抗日战争已经开始了一年多,两党都不含糊,一前一后把日军围剿的团团转。

    赵士勋所在的军被分到内蒙第八战区,原本是在甘肃、宁夏一带作战,后来东北义勇军传来求救电报,部分连转移东北,与在东北三省驻扎的日本军兵周旋,以此来拖延华中地区的战况。由于区域面积太大,该军不得不采取分散措施,以一个排的三个班为单位,每个连聚集在一起。

    根据北平传来的特报,国党一位携带重要情报的战士被日军队伍逼入大兴安岭,远藤少佐将带领队伍进大兴安岭山脉搜查。为了及时获取军事情报,由张连长所带领的一个连被分派到大兴安岭,暂时掩藏在索岳尔济山上,一旦发现日本队伍,当机立断。

    此时正赶上大雪深冬,东北更是温度极低,该连刚入山没多久,就遭遇大雪封山的情况,不得不困在山上,一边等待山下战友的支援,一边搜寻那位日本士兵。

    但由于山路崎岖,雪中更是无从辨别方向,在一次外出探寻的过程中,特训班的十个战士迷失方向,无法与留在营地的大部队联系,被迫在风雪中摸索前进,祈祷能够找到回去的路。

    赵士勋就是特训班的一名普通战士,他没有什么特长,平日里也少言寡语,虽然和队友互相熟络,却也没有做到勾肩搭背称兄弟的程度。

    特训班的班长叫陈少峰,是中原人,在班里很有威信,为人正直刚强。在他的带领下,经历长途奔波,早已身形疲软的特训班很快就找了一棵巨大的树,暂时在树下歇息。

    班里和赵士勋关系最好的应该就是那个叫胜子的小伙子了。据说胜子的父亲也是个军官,具体哪个军哪个师的就不知道了,但胜子因为年幼时和父亲关系不合,一时冲动离家出走,才当上了国民军的一员。即便在这时候也不是很大,仅仅23岁而已。

    别看胜子小,却是个神枪手,号称百步穿杨,不论是什么枪,只要上了胜子的手,都能例无虚发。据说至今还没有一个能从胜子的瞄准下逃跑的人,他也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