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00章 篆刻(第2/3页)  神级黄金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是老式的錾刻刀,也就是他之前用的木雕刀。

    木雕刀跟篆刻刀其实是有区别的,虽然原理大致差不多,但木雕刀尺寸较大,篆刻刀相对而言更加小巧。而且木雕刀大多跟凿子相似,是可以用锤子敲打的,但篆刻刀更像笔刀,运刀、施刀全凭腕力和指力。

    不过木雕刀中也有比较精巧的小号刀具,尽管用起来不太顺手,但确实可以用。

    材料有了,工具有了,内容也是现成的,这章子刻起来自然很轻松。

    好吧,轻松的主要原因是篆刻的工序比较简单,内容也不怎么复杂,是平面施工,在雕刻众多门类中大概属于最简单的活儿,严格说起来是个小孩子都能掌握的技能,小学生学上一个礼拜就能入门。

    尤其是外形方面,常规印章根本没什么外形,多是长条形,稍微讲究点的在末端雕个花钮,再讲究点就在其他几个面上雕一些简单而且不影响持握的图案,毕竟印章的尺寸较小,印石的质地又相对较软,而且要经常使用,不太适合施加太多太复杂的刀工。

    所以制作印章的外形再简单不过了,切割机“咔嚓咔嚓”两下就切出了大致外形,然后再细细打磨一下,再用砂纸和修光刀修整光滑,这外形就齐全了。

    当然,雕刻印文的那一面必须更加仔细,面必须足够平,误差必须足够小,不然的话刻出来的印章也不会平整,留下的印文就会显得参差不齐,甚至会出现印文断断续续的情况。

    只是那样的错误连小学生都不会犯,何况徐景行。

    等日上三竿,郑思瑾起床,徐景行已经把手里的鸡血石全部刻完了,当然只是刻完了,还没打磨。

    不管是什么雕刻作品,打磨始终是个很好费时间大的活儿,也是最没技术含量的耐心活儿,刚开始的时候,这个活儿是安心在做,现在么,是李翎玉在做,反正他不经常做这个活儿,只有在制作一些比较贵重或者细致的重活儿时才会亲自出手。

    而这些鸡血石印章就是写练手之作,要不是鸡血石这东西还能卖点钱,这些料子根本不会剩下,只会被他当成纯粹的消耗品来使用,刻好一层磨平了继续刻,直到全部耗尽。

    不过看着这近百个章子,他还是有点满足的。

    没办法,印章这玩意儿,材质从来都不是最重要的,印文才是。

    准确的说,篆法、章法、刀法这三要素才是最最重要的。

    什么是篆法?

    就是指篆刻的文字本身,因为篆字也分大小篆、缪篆、鸟虫篆、九叠篆等种类,不同篆字有不同的来历和跟脚,是很有讲究的一个东西,不是真正的文化人根本看不懂也学不来的高深内容,篆文字典和篆字转化软件描摹上的内容只是其中很小一部分,很有讲究。

    至于章法,则是指印章的布局。

    篆字种类虽多,但想要让那些篆字在方寸之间展现出篆刻的美感,除了篆字本身的艺术魅力外,布局更加关键,最典型的就是仿瓦当式印章,这种布局很大众化,基本上是个印章都能用使用瓦当式布局,然而就是这种大众化布局,依然能极大的提升印章的设计感和艺术感。

    倒是刀法这一项比较抽象,跟篆法、章法不同,篆法、章法比较直观,漂不漂亮一眼就能看出来,可刀法这玩意儿却很难直观、准确的看清楚,是一种更抽象、更玄幻、更缥缈但却又实际存在的元素。

    因为篆刻也是一种线条艺术,是用刻出来的线条来展现文字美感的造型艺术,所以线条是重中之重。

    仔细想想,用电动磨刀磨出来的线条,跟刻刀一点点扣出来的线条,是一回事儿么?

    虽然两种刀具都能用来做雕刻,但具体到细节处,技法却有着非常大的差别,当这种差距通过印章反应到纸面上后,只会更加难以发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