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百九十三章 交锋(第2/4页)  大汉龙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将,如果他果真上当,那么就必然会在中路集结防守或分兵两翼合围,可一旦敌将真做出如刘澜最初判断的应变,那等待他的只有覆灭一途,关羽握在两手中的小令箭可不是它物,而是隐藏在两翼由张飞许褚统领等待中的龙骑军与亲卫骑士,到时两军直冲敌阵,与步兵配合,必能一举破敌!

    看来啊敌将一早就在关羽的算计之中了,真不敢相信这位便是后世的武圣,看来这么多年的征战培养当真让他成为了独当一面的大将了,如水淹七军时的闻名华夏,不然这时期的关羽估摸着只能像历史初期那样,被曹操一战又一战击溃,最终丢了徐州,至于和对面这位不知名的将领比,最多也不过是五五之数。

    就在刘澜心想之际,敌将张北做出了回应,麾下部队瞬间将阵型变成了箭矢阵开始迎击,箭矢阵的组成由铠甲厚重的重甲刀盾手组成,突破关羽这支步远结合的方阵型最是绝妙不过!

    看来敌将上当了。

    就当刘澜等待着中路拖住敌军,待耗尽敌人锐气之后两翼骑兵成绩突杀而出之时却发现关羽手中令旗再次一动,阵型瞬间四散,很快又变成了钩形。

    刘澜眉头大皱。

    敌将分明已经上当,云长为何又要变阵,而且还变成这钩形之阵,不是说钩形之阵不如方阵,而是在眼前的形式之下,机妙在于其两翼能够形成犄角之势冲锋的钩形阵显然难以媲美方阵,难道云长从始至终就打算仗着兵多的优势不讲任何道理的强攻么?

    但很快刘澜看出了门道,可以算是无师自通了,原来敌将在将兵力集结在中路之后还留了后手,也正是那无数暗中集结而成的小方阵迫使关羽不得不将阵型变换成更具优势的钩形阵,这才是瞬息万变啊。

    敌将也不是古战之将啊,为何会如此深谙阵战之法,更懂扬长避短之术,尤其在知己知彼这方面更是占据着明显的优势,这也是为何关羽这连番交手后仍处于劣势的原因所在,到如今他们居然连对面主将是谁都不知晓。可敌将呢,却深知徐州军底细,自然清楚徐州军,或者是他刘澜真正的底牌并非是这些步兵。而是名闻天下的龙骑军。

    但好在,关羽并没有上当,不然一旦管亥c周仓那边与丹阳军交战正酣,他派出张飞c许褚两翼骑兵的话那可就要损失惨重了,在毫无纵身施展的情况下面对这些有巨盾护卫手握铁枪的步兵就算他们一个个都穿着龙骑甲。那结果只怕一个个都要战死沙场了。

    眼下刘澜唯一庆幸的一件事莫过于他的英明果断,早早将此战指挥权交给了关羽,不然换他来指挥,这一仗就算人数再多,恐怕也要造就另一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了。

    随着徐州军变阵,刘澜在心中说了一声可惜,如果今日他只是路人的话,他定要好好欣赏这一番龙争虎斗,甚至借此良机设自己是关羽来假想应对,可他不能。就算他非今日主将,但他毕竟乃是徐州之主绝难去当路人。

    果然那位已经被他在心中称作阵战之上几乎与关羽匹敌的敌将在徐州军换成钩形之阵后又换阵了,而这一次他则祭出了锥形阵,此阵优点在于只在两翼屯守少量兵卒,而将兵力屯与中军,这样一来关羽中路空虚,若是被丹阳军掏心战术成功,那时就算还有骑兵后招,徐州军都危险了!

    有意思。

    从始至终都没有说过一句话的关羽终于说话了。但面对敌将使出这般讨巧阵型的他当即摇旗将钩形之阵改为鱼鳞阵,面对这样的强敌。他现在已经不去想骑兵这档子后事了,眼下他就是要逼着甚至是迫使敌将不得不与他在中路对攻,强矛对大盾,来场正面的生死较量!

    兵法讲究奇正。而眼下关羽所使便是最正宗的正攻法。

    要知道关羽所布鱼鳞阵,活似一条大鱼,由无数小阵组合而成,如同鱼鳞般排列,鳞次栉比,合则为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