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初战交锋(51)(第2/3页)  大汉龙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记得几日前纪毣对他说的那番话,什么投降虽然是为了简单自己守城的决心,但他只得纪毣的真正想法还是想及早退回寿春,不能在豫章拖延下去了,拖延越久,对他们越不利,可现在来他却一口直接否定了撤兵的命令,不是他有多大的胆子,而是他清楚,现在一旦撤兵,是必会遭受张飞的迎头痛击!

    “为何,你不是一直都在劝我吗,怎么这个时候有了主公的命令反而又不同意了?”纪灵明知故问,可就算知道,他也得如此问,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这是袁术的命令,他身为主将,最好还是不表态,或者说让别人来表态,那样违命也就顺理成章,就算被主公责备,他也好用将领劝说这一借口去回复袁术,虽然他可能同样被罚,但显然比他直接表态要好很多。

    “若张飞未撤兵,我军撤退无有不可,可现在突然撤兵,这诡异的举动就如将军您所说,他就是想把我们引出来,毕竟他们不仅有步兵,还有骑兵,而且都是轻骑兵,我们现在撤军,必会中其下怀,所以撤兵的事情一定要拖一拖,最少现在还不能撤,首先我们可以调查出张飞的行踪,并从而判断其真实目的,其次则是我们的粮食已经不多,但对撤军的我们来说,同样会是负担,如果现在就撤,就只能放弃这些辎重,与其被张飞缴获,反倒不如多留几日,毕竟我们的粮草也就能支撑一个多月,就算省吃俭用也不过两个多月,只要我们能多停留些时日,也就不用为这些辎重头疼了,到时只要带足了水和足够的干粮,便可直接撤兵返回寿春了。”

    “你的考虑很周到,不留一粒粮给张飞更深得吾心,那么就按你说的,我们先固守南城,等等看事态的发展,首先就要确定,这个张飞到底在搞什么鬼,是不是当真知道了主公锦盒中的命令,如果是因此才撤围,那我们就不得不慎重考虑撤兵的事情了。”

    “将军说的是。”

    “你现在就派出斥候,查探张飞退到了哪里。”

    “那李敖?”

    “我会处理,不过他毕竟代表主公,想从他口中得知实情,这事儿可有点难办!”

    ~~~~~~~~~~~~

    很多事情,确实有些巧,所谓无巧不成书,若不是徐庶到了张飞营中,若不是他去观察南城,也绝不会发现李敖,其实他这次来传书,一行百人,这些人,包括他,统统被俘。

    可他却可以对天发誓,他什么也没说,主公信中的内容更没有泄露出去。

    但是这已经不重要,因为他的对手是徐庶,在知晓他们的身份后,他就已经猜出了他们此行的目的,不用去严刑拷打,也不用多问,直接就把他们释放了。

    莫名其妙,满头雾水,可这才只是开始,徐庶当天便和张飞一众人计议了对策,并将计就计撤了对南城的围,只待纪灵撤退,便派出骑兵半路袭击他们。

    虽然有人提出了意义,毕竟这只是徐庶的判断,并非是李敖等人的证言,如果他们此行带来的袁术命令并非是让其撤军,那他们可就丧失了先机,错过了打好良机,主公那边肯定交代不下去。

    但徐庶却十分笃定自己的判断,如果是继续留下来作战,那袁术完全没有必要派这些人来豫章,多此一举,而如果是打探豫章的情报,就更不可能了,毕竟这应该是纪灵该做的事情,他派出人去寿春向袁术汇报才对。

    当众人听了他的分析之后,终于信了他的判断,而且徐庶也有自己该有的承担,愿意为一旦判断失误所带来的后果承担一切责任,甚至当下就要给刘澜些军报,言明此事,张飞见他如此,自然不能让他一个人承担,愿与他一同署名上表,至此撤围已成定局,甚至为了抓紧时间,徐庶根本就没有等到刘澜那里回复便做出了撤围的命令。

    当即部队开始撤围,按照徐庶的意思,部队完全可以直接撤到南昌,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