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徐州之战(67)(第2/3页)  大汉龙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刻站在自己面前,他将毫不犹豫的挥舞起象鼻刀,将他们一个个的脑袋全都砍下来。

    只有如此,才解恨,也只有如此,才让告慰冀州军战死的亡灵。

    可是他知道这样的机会短时间内不会发生,甚至他还要做出最后的决断,是继续向莒县突围,还是像东莞突围。

    向莒县突围已经没有任何可能了,随着他们逃离大部,颜良现在的实力,再向莒县突围,从关羽面前杀出一条血路简直就是痴人说梦,现在在他面前,就只有向东莞突围这一条路。

    该如何选择?其实此刻颜良已经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只能朝东莞突围,就算知道最后还是一死,可人的求生,让他只能做出这样的选择,也许到时候关羽来拦截的话,他能以哀兵的姿态成功突围呢?

    人都是有侥幸心理的,总会认为自己是那个幸运者,又觉得自己绝不是那个倒霉蛋,此刻颜良就抱着类似的侥幸心理,下达了向东莞突围的命令。

    对于关羽,他很了解,可以说曾经他们有过一段十分亲密的时期,但最后却因为各自主公之间的反目而成仇,所以他对关羽还是很了解的。

    最了解你的人,不是你自己,而是你的敌人。

    关羽,这个名号如今闻名华夏,可是在他还是无名小卒之时,颜良就有所耳闻,那时他在对付黄巾贼,再对付东胡,在对付白波贼,而关羽名声鹊起时,他也在,虽然那时候在河内,但对在荥阳斩杀了华雄的关羽却是有所耳闻,从那一刻开始,关羽这无名小卒彻底进入到他的视线之中,有一段时间,他迫切想要对他挑战,想通过关羽之手,来证明自己。

    其实对于当时的关羽,颜良是羡慕的,因为在河内的他可就没有了关羽这份幸运,不过他只是幸运罢了,颜良有太多次可以除掉他的机会。

    在洛水之畔,他终于等来了这样的机会,但是最终,功亏一篑,但那是因为曹操,也是因为麴义,但同时,他们也算是彻底试探出了龙骑军的战斗力,统帅三千龙骑军的关羽是挺霸气了,但并非战无不胜,如果不是袁术,关羽甚至是刘澜早死了。

    所以这是关羽的运气,这样的幸运又再后来的平原之战出现,虽然当时龙骑军在高唐,防着曹操主力以怕他北上黄河,但是颜良自问那是他歼灭关羽的最佳时机,如果不是因为赵云突袭了乐安城,袁绍被迫与公孙瓒谈合,关羽也死了。

    这样的好运气,他不可能回回都有,可他却忘了,错过如此多除掉关羽的机会,自然就要受到惩罚。

    因为你从未将你的对手当做真正可怕的敌人来对待,只是把这一切都归咎于侥幸,如何能不败!

    可颜良不会承认,甚至这一仗他早就猜到了结果,正因为如此,他才更会如此去想,这一战之所以败,可不是冀州军不敌摄山营,而是他大意了,就事论事,只不过是因为开城之败后急于搬回劣势而中了关羽的奸计罢了,甚至他有机会逆转,就算最后也可以退出重围,所以他心中并不是很服气。

    然而,他却避而不谈一件事,那就是他不仅仅是中了关羽的奸计,而是从一开始,就在关羽的算计之中,因为他忽略了一点,他之所以中计,原因就在于他并不知晓关羽的存在,如果他知晓了,还敢贸然出击,所以他现在的不服气,更像是一种推卸责任。

    当然,这一仗他不服气,也确实不怪他,这一仗从袁谭进攻开阳没有得逞就已经注定了这一仗必败无疑。

    所以这一仗对很多人看起来都会觉得冀州军败得有些莫名其妙,甚至会觉得为什么突袭的一方最后会变成这样的一个局面,可是对关羽c对黄忠对这一仗幕后的所有人来说,颜良败得并非毫无道理,而是理所当然,因为他面对的敌人,不仅仅是眼前的关羽c臧霸和黄忠,还有在徐州的刘澜和徐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