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大战开启(81)(第2/3页)  大汉龙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度收获最佳的结果。

    那么只要是政策强制性的变革,首先就势必要牺牲某些人的利益,来让更多人能享受利益,也就是说,你首先要面对的难题,就是这帮既得利益者,而这些既得利益者偏偏又掌握着话语权,那么因为他们的阻力,政令就势必会遭受到上下的全部反对。

    改革太难了,但是不管有多少艰难险阻,刘澜都不会妥协,所有的阻力,只会让变革变得血腥。

    毕竟在绝大部分人的利益面前,牺牲少部分人的利益,势不可挡,而偏生,所有封建帝国,最终由盛而衰的原因,其实就是因为牺牲了大部分人的利益,只为了少部分人。

    就好像食邑制度,刘澜是绝不会施行的,也许在这个时代,会造成不小的灾难,但这是为了长治久安的政策,必须施行。

    还有,鼓励工商业,这在东汉早期也出现过短暂的辉煌,说实话,盐铁放开之后,确实出现了混乱的一面,甚至奢靡之风还成为社会主流说关注的焦点问题。

    一放就乱,最终又导致一管就死。

    刘澜的心情真的沉重,在沛县,看起来辉煌,一切都交给了市场,可是混乱c攀比乃至于豪奢做派同样引起了他的重视。

    他真的不想再次看到类似数十年前所发生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局面,可是沛县的情况,已经到了必须要整治的地步了。

    很多人说,这是因为徐盛在内政方面的不足,如果是简雍还在治理的话,这样的情况会好很多,可是沛县经过多年的发展,商业的繁荣绝不是一日就变成这个模样的,索菲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很多政令,并不是你想的不完善,而是因为他们始终都能找到漏洞。

    就算是在现代,也不会出现完美的法律,去规避所有罪恶,但这终归不是现代社会,很多变革,就算你想保障更多人的利益,但是所要面对始终都是犬牙交错的局面,甚至因此而出现一些格外刺耳的声音。

    真的是打击很多人的信心,甚至会造成你自己的不确信,难道政令是真的错了吗,是真的考虑不周就颁布了吗,你会怀疑,越怀疑就越畏手畏脚,甚至一些政令还会因此而停止。

    当然,这也是商业规模太少,而且大多商业还极度依赖土地,不管是刘澜鼓励发展的茶叶行当还是纺织行当,其实还是在从土地里找活路。

    似刘澜重点关注的瓷器,规模却并没有发展起来,当然这里边有越窑的存在,造成徐州瓷器并没有多大的竞争力,可是越开越多的妓院和乐坊怎么就规模越来越壮大了?在沛县东南西北四市里,就算是骡马鸡鸭这类的市集都能出现妓院,几乎是每十间商铺就能有一间妓院,这样畸形的发展,虽然有因为战争导致的女多男少的原因客观因素,可是这样的发展难道不是因为出现了问题?

    虽然刘澜有颁布禁令,禁止逼良为娼,可这些妇人没人愿意在纺织厂劳工,而是在乐坊妓院,这你说是什么造成的?

    所以说这些是因为徐盛的原因造成的,徐盛是真的背锅了,毕竟这样的情况在简雍治下就已经开始发生,只不过是在徐盛治下而愈演愈烈。

    对于沛县发生的事情,刘澜打算再派得力人手去治理,当然那些个老儒,就免了,去教化民心他们有一手,但想要让沛县改革取得更显著的辉煌,还得要改革派。

    这一点上,当年在杏林的单子春就完全符合,他这些年在徐州各郡县从刀笔吏一步步坐上了县令,现在虽然不会破格提拔他为郡守,但是别驾,由他出任沛县别驾,给徐盛当副手,负责沛县政务还是很不错的。

    而且徐州的商曹掾史和工曹掾史也要相应在沛县施行,这一点是刘澜忽略的,或者说是他因为徐州之战而一直没能施行的,趁着这个机会,他需要对沛县进行进一步的改革,不仅是在民生上,还要在政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