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徐州之战(23)(第2/3页)  大汉龙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对外扩张,那么他看重的也只是高句丽和鲜卑控制的土地。

    “这件事,既然你都亲自跑来了,就说明一定是有些想法的,说说看吧,不会是真要吞并三韩吧?”刘澜笑着说道,这些年孙乾在辽东太守的任上,做的最绝的一步棋就是让三韩百姓成为了大汉朝的‘自耕农’,他们和不少东胡被雇佣来到乐浪耕种农田甚至是养蚕种茶,使得原本就人口稀少的辽东有了极大的发展,当然他们因此也为三韩带回了先进的文明,比如说耕种的农具,使得三韩粮食产量提升不少,而这对于辽东也是一个极大的补充,毕竟如今到辽东经商的人越来越多,辽东能够自给自足,三韩也是出了一份力的。所以说让他们编为子民,还不如让他们的劳动力来为辽东发展做出助力。

    “卑职们最初的设想,既然三韩要乱,干脆将三韩来一个彻底镇压,但主公既然有了指示,末将觉得不如干脆在三韩扶植我们自己的势力,也就是说不管三韩如何去选辰王,但选出来的辰王想上任,必须得得到辽东都督的册封,这样一来,就可以保证选出来的辰王绝对忠诚,不至于发生仇视的情况。”

    “嗯。”刘澜点了点头,他记得后世的朝鲜王好像就是需要中原王朝的任命,尤其是袁世凯时期,一人就能决定朝鲜王的任命,这一点和闫志提出的设想极其吻合:“可以试一试,不过这样做未必保险,不过我相信你和田豫能够处理好三韩的事情的,用上二三年时间,把敌视我们的三韩人除掉,选我们扶植的人来统治三韩,我相信,三韩将会成为我辽东稳定的大后方。”

    正在这时,门外突然传来的许褚的身影,道:“主公,陈端太守到了。”

    “让他进来吧。”

    “陈端在第二次徐州之战结束之后转任下邳太守,随着关羽抵达下邳,刘澜便把他招了回来,当然这一切其实是一早就做出的决定,再次之前,张昭专门上书举荐陈端入将军府,接替即将上任为徐州刺史的陈登为从事中郎,不过刘澜临时改变了计划,这对他太过屈才了,像他这样的智谋之士,天生就是军师(参谋长)的料。

    可以说,刘澜对于军制的改革还并不彻底,但已经再部署,就好像他在赵云身边留下了陈宫,在臧霸身边留下了王修,虽然后者是被迫,但是他正在向着这一步逐渐推进着,他想着日后的大军团里,这样的谋士必须要有一个,而他们的存在不是将领府邸的属官,而是与主帅上下级的关系。

    在这一点上,刘澜已经有了好几个人选,而陈端他将会首先派往辽东,他的职位将低于徐晃但高于闫志和田豫,是辽东都督府的二号人物,虽然受制于主将,但是在军事上却有着一点的话语权。

    只不过他委以担心的就是陈端的资历和名声都无法和陈宫相提并论,未必能像陈宫在徐州如鱼得水,而且辽东又是酷寒之地,陈端的个人意见也十分重要,如果他并不想前往辽东,那他就只能另选他人。

    当陈端推门走了进来之后,刘澜便笑着让他落座,甚至亲自给他倒了一盏热茶,茶叶碧绿,热气冒出,而陈端的脸色则和茶叶一样,在这一刻也变绿了,受宠若惊,吓得他急忙站起身,可还没等他开口,刘澜便按着他的肩膀,又把他按回到了座位之上。

    这一切被一旁的闫志和徐庶看在眼中,后者知晓内情,但前者却瞪大了眼,相比于这两位旁观者,陈端心底却如同潮水席卷一般,波澜四起,虽然受宠若惊,但他这样的智谋之士,自然明白,这盏茶,可没那么‘好喝’。

    “陈郡守,请喝茶。”

    “下官不敢。”陈端虽然口中这样说,可却不敢真的不喝,就算做样子至少也要端起茶盏来,只不过茶盏虽在手中攥着,可茶水却是不敢喝哪怕一口,他知道主公必然是有要事相托,他怕这口茶下去之后,自己却没那个能力为主公分忧,到时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