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八百七十二章 寿春之战(153)(第2/3页)  大汉龙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这话就是漫天要价,等人家就地还浅呢,这趟买卖不容易,想和这帮世家门阀手里拿到好处,不割点肉出来,没那么容易。

    刘澜大体说了一下荆州的情况,大家心里也就都有了数,这样一来其实刘澜就等于给大家做出了一个保证,先拿九江再收获青徐,虽然现在说的是九江的事情,但之前心里头还有些不满的臧霸几人现在都支持攻打九江了,这一切都在他情理之中,对于他们改变也就不稀奇了,毕竟自己给了保证。

    有些话刘澜明白,关已则乱嘛,道理很简单,有名无实这官做的窝囊,一仗不打,这名声臭的可以,在治下落得的丰腴耕地转眼便成了他人所有,光靠将军府的俸禄莫说是养兵了,就是自己吃都养不活人。虽然现在没有所谓的私兵了,可是亲兵里都会有扩编,这都是瞒上不瞒下的事情,对此刘澜也是睁一眼闭一眼。

    其次就是这土地了,比起糜家和甄家这些有商业头脑之人,一群大老粗能有什么商业头脑,思来想去也不如买几块好田就算是放在那里是个保障,这世上还有什么是比投资耕地还能有保证的事情?

    每个人手里掌握的土地,他们这样的都是大头,几万亩,其他跟着他们的老部下,不在老家置地就在当地,这都是有直接利益的,臧霸那么急是为了什么,帐下的利益都没了,以前他还能让大家不用急,可现在迟迟看不到要收复失地的举动,都慌了,虽然那些耕地没花多少钱,就连耕种的佃农也没有多少人搭理,可不管怎么说都是一个收入啊,这他娘的不说在秣陵就是在广陵兜子里就那么仨瓜俩枣的,不舒坦。

    而且他们是自由惯了的,被人管着不舒坦,这哪有在青州自由自在,不少人甚至觉得窝囊,早知道就和袁绍拼命了。那种寄人篱下的滋味从未有如此深刻过,在青州他们是听管不听调的一方诸侯,现在好了连自由都快没有了。

    臧霸苦笑一声,这些抱怨他能不听吗,他能置之不理吗,他能有今天,不是靠自己,是靠着这帮兄弟们,难道真要把他们逼反才成?臧霸没有退路了,而比起臧霸,刘澜比他的处境其实更糟糕,每天有多少人来找他,完全是和臧霸一个道理,他们之间没有亲情的纽带,完全就是利益,说句不好听的话,今天人家能帮你,明天带兵离开根本就没负担,虽然现在这些将领们没自己的私兵,可这些追随了他多年的将士到时候是会与他一起离开还是留下来,这还用想?

    所以刘澜才会说他之前托大了,没有照顾到各方面的情绪,也就有了今日这样的一个有别与以往一言堂的军事会以,大家畅所欲言,刘澜把作战的想法开诚布公,也不怕泄露不泄露了,此时此刻的刘澜知道,再也没有什么比与众将开诚布公更重要了。

    当然这样的结果其实还有一种办法来解决,那就是尽可能的一直在胜利的路上,这样又怎么可能有什么矛盾,都被压下去了,可一旦从胜利变成失败之后,那矛盾就不会喷涌而出,就好像此时此刻,其实一直以来,刘澜都是说一不二,但别忘记了这个前提却是一直以来的顺风顺水,从未出现过像今时今日这样危机的一刻,虽然没有兵败,但是士气的影响却是前所未有的,一下子不满的的情绪都出现了。

    换言之,如果这是一路败退到广陵,情况或许更糟糕,但最少麻烦不会都算在他的头上,可现在最关键的一点是这一路并没有败,而是听了他的命令退到了广陵,那归根结底这就是刘澜指挥的事情了。

    而这些则是刘澜之前所忽略的,他以为众人能明白他的苦心,但现在的情况是每个人都不是他,不会有任何预见性,他们指挥看长远,或者说他们的部将,部将的校尉们一层层的施压,刘澜要用这些将领作战,而这些将领们需要用这些部将作战,同时这些部将需要这些校尉为他们作战。

    如果只是其中一方的利益受到了影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