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 寿春之战(165)(第2/3页)  大汉龙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向寿春之际却突然扎营,没有继续向寿春开拔,淮河水患严重,道路不通,寿春军不得不架桥修路,而同时根据刘澜的指示,寿春军想出各种办法逼迫袁术离开寿春,当然不管什么手段都没有大兵压境的压力更大了,虽然没能再向寿春开拔,但张辽们清楚,现在这样的结果其实是最好的,大军压境已经给了寿春足够的压力,如果袁术识趣的话,他现在所想一定是如何从寿春逃脱,而不是在寿春等着被困被俘。

    但是当张辽们能够继续开拔却没有开拔而是耐心等待时,寿春却没有任何反应,不得已张辽三人合议之后,决定派人当面给袁术压力,并直言不讳的告诉他,三日之后便是徐州军大举攻击寿春之时。

    现在刘澜的最新任命已经到来,张辽乃是最新的寿春都督,比起身边的两位都护,他有着军事上的绝对指挥权,但是这之后的所有军事问题上,他都没有独断专行,遇事都是三人自己商量,得出一致的结果,那就是给袁术下最后的通牒,逼她离开寿春。

    效果能有多好没人知晓,最少三人都不知道效果如何,但这是最后达成逼走袁术的办法,如果袁术还不走的话,那么就只能直接把寿春拿下来,到时候最多做个局,让袁术顺利逃走。

    不过三人看起来都高看了袁术,第一天战表送去,当天下午就有消息从寿春传来,仲氏天子宣布退位,当了不到七十天皇帝的袁术黯然走下皇帝宝座,当三天之后张辽进入寿春时,得知的消息居然是当天晚上袁术便连夜离开了寿春。

    ~~~~~~

    消息很快传到了广陵,张辽并不絮儿拿下寿春,而袁术更是早早甩下文武离开,当刘澜得知这一消息的时候,他正在议事厅,得知消息后,刘澜和徐庶立即来到淮南的巨大地图前,眯眼凝视着地图。

    “太好,寿春终于到手了。”徐庶非常激动,甚至比夺回徐州和青州还要高兴,寿春到手,就彻底保证了长江的安全,当然徐庶是从战略意义上考虑,而抛开这些,刘澜更看重的却是自己心目中的最新的小沛马上就会被他打造出来,而这一回,本应该成为军镇的小沛因为历史原因成为了试验田,时刻受到危险,而现在不一样了,从秣陵、马鞍山到当涂,刘澜可用真正的放手大干一场了,而这一回他心目中的试点城市则不会再出现类似小沛的尴尬,这里更为安全,也更符合刘澜心中中可以大干一场的合适地点。

    在这里,刘澜能够放手大干一场,能够把自己的理念以及在沛县的成功经验全部移到这里来,他相信这里会比沛县更合适,不许几年时间这里会大变样,而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在沛县一些无法设立的工厂企业,这里都不是问题,因为沛县是在其自身的基础上进行改革,而秣陵、马鞍山和当涂则是在一张白纸之上,对就是一张白纸,两座新城足够让他放开手脚,而且这里的人口因为从青徐迁徙,根本就不用担心,而土地本身的限制,也导致了另外一个看起来会让人头疼的难题,那就是人多地少,可随着工厂的陆续上马,招工将变得更为便利,刘澜会确保他们得到比耕种土地更多的财富,只有真正保障了他们的后顾之忧,才能确保他们可以放心的去工厂工作。

    当刘澜畅想着不远的将来时,徐庶的声音将他拉回了现实:“主公,现在袁术已经离开了,接下来就看袁术到底会落入马延和曹操谁的手里了,不过我觉得最好还是不要落入现在最大的敌人袁绍手里,袁术虽然现在是众矢之的,可他手中却有着足够让人疯狂的传国玉玺。”

    徐庶心中有些可惜,那可是传国玉玺啊,得此玉玺者得天下,这几乎是天下人的共识,而他们本来是有机会拿到的,所以当这时知晓袁术离开后,徐庶的非常惋惜的,但刘澜却有不同的看法,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这传国玉玺在刘澜眼中就是惹祸的根苗,更何况董仲舒那套狗屁的天人学说和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