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八百九十一章 寿春之战(172)(第2/4页)  大汉龙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仅是许都所独有,而是大汉朝几十年发展所形成的特有盛景,在这里每一名学子都变成了滔滔不绝的正可,发表着自己的观点,品评着施政者的功过,当然更多的还是对政令的不满,就好像这禁酒令,在孔融的支持下,虽然没有点燃整个许都,但在满园春,却无疑得到了所有人一致的支持,认为这道从司空府颁布出来的政令乃是暴政!

    禁酒如何,对于许都来使是无奈之举,或者说对于缺粮的州郡来使,禁酒令可以说都在施行,就像许都之所以施行,完全是因为徐州先施行此政令,所以当孔融旗帜鲜明的反对时,连曹操都对他极为光火,同样一道政令,刘澜颁布你屁话没有,吾颁布,你各种刁难,甚至煽风点火,这不就是跟自己作对吗?

    曹操对他生出了不满的情绪,但孔融却根本就没放在身上,这一日来到满园春,奢望着能得一坛美酒,毕竟是许都最大的酒楼,虽然有限令,但私藏还是有的,可是当他一身便服走进满园春的一刻,他却发现今日的高谈阔论没有了,取而代之则变成了低声的议论,这还是他头一次在许都所见到的情况。

    随便找了一张矮几落座,刚想点几道菜,却突然从旁边听到了一些消息让他大吃一惊,毕竟在这个世上,没有什么是真正的秘密,尤其是在许都,任何消息看似是隐秘的,其实都是公开的。

    而他听到的消息,无疑就是最近盛传的传国玉玺已经落在了曹操的手中,就算曹操还没有班师回朝,就算曹操现在还在返回许都的路上,可是消息早就像长了翅膀一样飞回到了许都。

    “曹阿瞒这是要做什么?为什么要私藏传国玉玺!”其中一人的话让孔融大吃一惊,可是他在心里却摇了摇头,这话说的难免偏颇,完全就是对曹司空的污蔑,毕竟曹操还没有回到许都,所以所谓的藏匿传国玉玺这事其实还并没有发生,所以说现在这样的说法完全就是对曹操进行污蔑,如果是曹操返回了许都之后,依然没有交出传国玉玺,那再说这番话还差不多。

    可是今天的情况,却让他大吃一惊,因为所有人都下意识的相信曹操会藏匿传国玉玺,因为所有人会从以往曹操的作为里找到他们相信的理由,曹操忘恩负义之辈,曹操欺世盗名之徒,曹操就是一个十足的小人!其人虽为大汉司空,实为大汉奸贼,他藏匿玉玺,就是为了有一天取而代之。

    孔融大吃一惊,但又感到气愤,其实一直以来他最担心的一件事就是曹操代替汉室,比起董卓、李傕和郭汜们,曹操的情况与之大为不同,所以如果真的会有谁能取代汉室,那么只是一介莽夫的董卓和李傕等绝对没有这个能耐,但是曹操不同,他有这个手腕,也有这个能力。

    如果今日满园春的风向是对曹操进行褒贬,那孔融或许也就不以为意了,可是风向却如此一致,那就说明肯定是有什么风声传出来了,所谓无风不起浪,更何况这满园春酒肆向来就不会出现空穴来风的情况。

    所以在他把周围所谈论的话题多多少少都听了一遍后他可有确定自己的猜测,这事多半是真,最少传国玉玺现在就在曹操手中是真的,但是曹操会不会篡汉,就现在来说,孔融又不认为他会做出如此不明智的选择来。

    站起来,孔融一个四方稽,道:“诸公,方才听到各位议论时政,在下虽然觉得各位所言可有其可能,然兖豫二州四面皆有强敌虎视眈眈,曹公又怎么可能做出冒天下之大不韪之事?”

    “先生这话就错了,曹公是不敢,那寿春袁公路何尝就敢,可天下人都知道了,他的近况几与曹公相等,可最后还是没挡住他称帝的决心。”

    “不错,当时我等都没有看错人,今日亦不会看错人的在巨大的诱惑之下,谁人能挡得住传国玉玺的诱惑?”另一面年轻文士站起来说道。

    “曹操,看似大忠,实则大奸。看似大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