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的安排,暗自隐忍等待下一次的机会。
德军登陆的消息最多只能封锁一到两天,因为已经有空军和陆军的幸存人员撤离了战场,这些人根本不可能保守秘密,这些消息必定会随着他们的归来开始在民间传播开,到时候必定会造成灾难性的大恐慌。丘吉尔却根本就不担心这个,现在他其实已经不在乎任何事情,他现在热衷于继续扮演着一个强硬首相的角色,让人相信一切都依然还在他的掌握之中。
丘吉尔不会接受自己的失败,因为输掉这场战争,他也将输掉属于他的一切。出生高贵的他绝不接受这种结局,他不会失败,永远都不会,或许会遭受一些挫折,最多也就是如此,最终的胜利者一定还是他,他努力的让自己坚信这就是事实。
已经尝到过权力的滋味,丘吉尔根本不舍得放弃这种美妙的感觉,他可以对所有大英帝国公民予取予求,没人胆敢违抗他的命令,从某种意义上讲,他其实才是英国实质上的国王。
原本的王室现在已经被彻底架空,成了犹如吉祥物般的存在,到了这种时候,他怎么可能会放弃这种权力。想要保住这种权力,那就必须把这场仗继续打下去,因为只有战争还在继续,战时内阁就永远不会解散,只要战时内阁存在,他的权力就能获得保障。只要他依然还坐在首相宝座上,那么就没人能够挑战他的权威,哪怕是国王也只能服从他的安排,没有他的同意,没有一条命令能够传出白金汉宫。
德国人或许会暂时获得一些胜利,丘吉尔已经对此有所觉悟,但是他相信他能够控制住这个局面,至少能够保证与德国人两败俱伤,因为他已经获得了美国方面的肯定,他的远方表亲答应他将不遗余力的支持英国继续这场战争。
丘吉尔也知道对方的动机并不像那人所讲的那样无私高尚,长久以来英国一直像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一样悬挂在美国的头顶,美国人怎么会为了英国的战争付出全力,他们只是想要将这场战争延续下去。在这一点上美国人和丘吉尔的目的是一样的。但是背后的意义却完全不同。
美国人希望战争能够继续,实质上就是想要借着德国的力量把英国尽可能的削弱。同时他们也想借着大英帝国的手消耗德国人的战争实力,两大帝国打得两败俱伤才是美国人最想看到的结果,这样才最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将美洲可能遭到的入侵威胁降低到最低的限度。这完全就是国家战略层面上的较量,如果换做是他也会做出同样的决定。
丘吉尔相信凭借现在他手中的底牌,应该可以和德国人纠缠上一阵子,只要等到美国的援助到达,那么他随时都可以武装起十几个师的部队。那时候他将会领导英国军队和德国人展开持久战。
德国人毕竟是跨海作战,英国占据了内线的优势,战争拖延的时间越长,对于英国来说将会越有利。如果美国能够直接介入战争那就更好,大西洋对岸的工业能力有目共睹,虽然美国人一直不太会打仗,但是如果在优秀的英国军官领导下,他们还是能够发挥出一定的战斗能力的。只要到时候自己稍许使出些手段,加上那位表亲的推动,不怕美国人不乖乖的奉送上指挥权。
德国人的国力毕竟还是有限的。他们根本就没有大英帝国那么深厚的底蕴,这个暴发户国家只是在一味的消耗着自己积累下的元气,短时间或许会爆发出强大的战斗力,但是绝对不可能有什么持久性,一旦他们陷入消耗战的泥潭,最终败亡是必然无疑的。
“就像首相所说的,现在的天气对我们有利,我们可以多出两天的准备时间。德国人的突袭已经失去了意义,恶劣天气为我们重新扳了局面。海峡上的风浪已经超过了安全界限,按照海军科技局的测算。已经会影响到小型船舶的航行安全。所以在天气转好之前,德国人将无法继续向岛上输送部队和给养,而陆军方面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