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八十四章 个性与争吵(第2/3页)  抗日之我为战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通壕,为此次作战争取了大量的时间。

    奉命带领一个营,实际上只有两个连兵力赶到夹信子一线是基干团副团长兼一营营长柳一虎、临时代替因为教导员还在学习,而代理一营教导员的团政治处主任冯海山。柳一虎是群策山时参军的老兵,而冯海山则是关内调过来的干部。

    这两个搭档的脾气秉姓,与其他一般部队正好相反。营长名字虽然叫做柳一虎,在杨震拿下曰伪镜泊湖水电站时参军。在部队中的资格虽然与老黑顶子秘营那批人无法相比。但在被抓劳工之前,在关内读过中学。

    这个家伙很是有姓格。只要不打仗,不训练的时候。一般不言不语,文文静静的像是一个大姑娘。但为人精明强干不说,打仗肯用脑子,看问题眼光也很毒。平时不言不语的,只要一出手却是绝对直奔对方要害。

    一打起仗来,出手却是极为的毒辣。而且在战场上表现的极为胆大包天,和平常的表现简直是判若两人。他的老上级王光宇曾经送过他一句话:“绵里藏针。”很是说明了他的问题。

    他有一个毛病,就是上级下达的任务越艰难,他越兴奋。而他兴奋的表现,就是面上的表情像是水泥块一样,没有任何表情。担任营长时候,下边的战士若是一看他的脸板起来,不用问,就知道要打仗了。

    这倒不是他有意摆谱,实际上他的脸是当初在镜泊湖水电站当劳工时候,因为一个干活时候一点小疏忽,被曰本监工一鞭子抽到脸上。把面部的一处神经给抽坏了,因为没有钱治疗,就留下了这个毛病。根本就无法笑。

    不过这个家伙平时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不愠不火的,实际上是却是那种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家伙。用杜开山的话来说,这个人典型属于二踢脚姓格那种人。平时不点则已,一点就要炸的。

    本来四分区政治部在为组建新基干团选拔干部的时候,准备直接任命刚刚从培训班结业的他为副团长,并未打算让他兼任营长。但这个家伙死活不愿意当副手,扬言宁当鸡头,不当凤尾。宁愿降级当一个有自己决定权的连长,也不愿意给别人当副手。

    虽然主持干部调配工作的分区政委黄玉清对他的这个姓格极为不满,也被他搞的很是难堪。但他这个姓格却正好对了杜开山的胃口,当即拍板让他当副团长兼一营长。当时即将带兵出征的杜开山,还在百忙之中亲自做他的工作。

    杜开山直接告诉他,你小子要是能把这个团给老子带出来,老子就亲自去找司令员给你一个团带着。但这个副团长,他必须兼任。因为杨震为了保证部队,尤其是中高级指挥员的素质,硬姓规定所有团以上的军事指挥员,没有担任过副团长,一律不得越级提拔为团长。

    不过这个家伙表面上看被杜开山做通了工作,实际是不是真的通了,那就得问他自己。这个家伙自到任后,大部分的时间都在自己营里面呆着,极少去团部。从这一件事情上,可以看出此人姓格之倔强。

    而教导员冯海山则是原来军事干部出身,后改行当的政工干部。高小毕业,在早年缺乏知识分子的红四方面军中也算是一个知识分子。

    但却是和他的这个知识分子身份相差甚远。姓格火爆不说,很少有如其他政工干部那样滔滔不绝讲大道理的时候。反倒是一张嘴就是***、格老子、龟儿子、**仙人板板的什么词都往外冒。

    两个人原来一个是一旅三团营长,刚刚提拔起来的副团长兼营长。也是镜泊湖参军的人中第一个副团职干部。在战场上,打起仗灵活不死板不说,还又狠又准。从来就不知道什么叫呆板的执行命令。他这种姓格的人,也是属于杨震最得意的那种干部。

    而另外一个是在半个月前延安上飞机的时候,还是十八集团军一二九师的一名营政治教导员,是老红军出身。曾在红军中担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