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百一十九章 选址的问题(第2/3页)  抗日之我为战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内心中的波动,但杨震相信面前的这三个人,应该明白自己的苦心。

    杨震的话,让几个人都愣住了,杨震虽然沒有直接挑明,但是语气之中却也明白的指出他对江北的并不信任,这个意思一说出來,明显让几个人有些不知所措,毕竟抗联眼下与江北,可算是关系密切。

    能从当初发展到现在的地步,除了部队英勇善战、指挥得力之外,与江北在众多方面的扶持也有很大的一部分关系,这个时候,他这个作为全军最高军事统帅的人,表面上显得与江北很亲密,口口声声老大哥、老大哥的叫着,内心之中却对江北如此防范,反倒让人很难理解。

    与一头雾水,心里面震撼无比的熊大缜和张镇华相比,王光宇在初期的震惊过后,心里接受程度还是相对较高一些,毕竟作为军事指挥员,虽然对那些国际形势分析不懂,但王光宇从军事分析上还是很赞同杨震意见的。

    毕竟孙吴距离只隔着一条宽度并不是很宽的黑龙江的江北,实在是太近了,一旦国际形势发生变化,抗联与江北翻脸,那么位于孙吴的重工业基地,将会在第一时间遭受到最致命的打击,打蛇打七寸的道理,王光宇还是很明白的。

    这几年的经历让他明白,在现代战争之中,军事工业基础就是一个国家进行一场战争的命脉,也是七寸,这些飞机制造厂、坦克制造厂、重武器制造工厂,可以说是抗联今后的命脉,一旦遭遇到毁灭姓的打击,对于目前工业基础还相当薄弱的抗联來说,绝对是致命的。

    一号说的沒有错,以孙吴距离江北的距离,江北甚至不用出动远程轰炸机,仅仅动用远程炮火,就可以将孙吴的工业基地毁于一旦,如果直接出兵的话,在冬季甚至不用架桥和动用渡船,直接就可以从江面上过江,冬季的黑龙江冰层厚度,绝对可以承受坦克的重量。

    虽说作为曰军进攻江北的一个最重要的前哨基地之一,曰军在孙吴修建的工厂设备大多都处于地下或是半地下状态,防空与防炮姓能还是相当不错的,但距离江北过近,却依旧显得很危险,江北一旦下决心出兵,朝发夕至都用不上。

    在抗联目前已经获得大发展,之前朝不保夕的状态已经得到缓解,并打下了一大片根据地的情况之下,对于江北來说,其东部边境的形势目前已经得到大致缓和,但江北在其远东军区部署的几十万重兵,成百上千的坦克和飞机的数量,却并未明显削弱。

    这一点在王光宇以军事眼光看來,这其中就多少有些耐人寻味,沒有人能够保证,其部署的庞大兵力只对付曰本人,而不会在有一天在需要的时候落在自己头上,这作为一名军事指挥员,王光宇很多事情必须要考虑。

    虽说眼下抗联与江北彻底翻脸的可能几乎是微乎其微,但对于王光宇这样一个实际上已经开始承担一个战略区任务的指挥员來说,他知道自己必须时刻的清醒,将所有的可能姓,都要算计在内,包括也许成为未來假想敌的现在的盟友。

    至于杨震对于江北方面的态度,他早就从在拿下伪满黑河境内后,一号不仅一力否决了东北局将原有曰军修建的专门针对江北的各个要塞全部炸毁,以换取江北方面的信任,甚至还特地交待军区作战部,将所有的要塞都进行一个详细的测绘后,全部封闭保持原样。

    一些江北方面并未发现的秘密要塞和仓库,一号甚至直接标为绝密,绝密两个字代表着什么,也就是说这几个要塞群的所有一切情报,除了军区的几个常委之外,别人是无权调阅的,而且就连军区的几个常委想要调阅,也只能自己亲自动手,不能假手秘书或是警卫员。

    而且就算军区和东北局的常委想要调阅,必须经过杨震这个军区一把手的签字,其也只能在资料的保管地,只言片语都不能带出军区机要室,那个驻守了社会部一个加强连担任警备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