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二十四章 气质上的差别(第1/3页)  抗日之我为战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44---- ,记住----    215

    当李延平和原本有事前來请示杨震的熊大缜  以及知道杨震已经返回哈尔滨  专程前來拜访的那位中国现代物理开山之人听罢杨震心中的疑虑之后  不由的哈哈一笑  李延平摇了摇头道:“这件事情我知道  怪不得他们  ”

    “那部雷达的确是出现了故障  也不是什么人搞的破坏  只是因为雷达上的一个关键元件  因为开机工作时间过长  再加上散热不良出了毛病  导致了正好监视日军零战飞行空域的那部雷达  出现了瘫痪  这个元件的位置很关键  就是那些所谓的美国专家也沒有搞明白  ”

    “我们的那个雷达站长知道此时空中正在激战  如果雷达出了问題  给指挥上会带來很大的不便  见那些美国专家捣鼓了很长时间也沒有搞明白  就直接将电话挂到了我哪里  我让熊大缜去查了一下  也沒有检查出原因來  ”

    “幸好他的老师  叶教授此时正在根据地  到底是咱们中国物理界的奠基人  这一出手就比美国的那些什么专家高明的多  这叶教授一出手  帮我解决了难題  这不他们刚从双城雷达基地返回來  知道你在这里  就直接过來拜访你了  ”

    “叶教授和一大批专家已经到达根据地多时  一直想要拜会你  只是可惜你这半年來不是关内  就是忙着研究作战计划  一直沒有时间见面  今天正好熊大缜有事和你请示  我便让他将叶教授一同请來了  ”

    “正好趁着这个难得的机会  大家一起见见面  人家对你这个年轻有为的将领  可谓是仰慕已久了  至于雷达的部件出现了什么毛病  这还得叶教授给你解答  我对这高科技的玩意  是七窍通了六窍  一窍不通  ”

    “这些玩意  之前我是听说都沒有听说过  我出国留学  肚子里面装了一肚子的马列知识  这科学技术却是什么都沒有学到  那个时候  只是学习怎么打仗  也沒有精力去管这些  至于回国之后  那时候冬天连棉衣都沒有  一年有大半年要饿肚子  困守在深山老林之中  更沒有精力  也沒有地方去了解科学技术了  ”

    李延平指了指熊大缜边上的一位身体清廋的四十多岁中年人  郑重对着杨震介绍道:“这位就是曾经担任清华物理系主任  理学院院长  现任西南联大物理系教授  堪称中国现代物理奠基人  也是熊大缜最敬重的老师叶企孙教授  ”

    听到眼前这位其貌不扬的中年人居然就是桃李满天下  号称中国物理界的开山祖师和一代宗师  几十年后中国两弹一星的功臣几乎半数以上出自他门下的叶企孙教授  杨震下了一大跳  连忙站起身來想要敬礼  只是他犹豫了一下  已经举起的右手却是最终沒有抬起來

    杨震沒有行军礼  而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摘下头上的军帽  恭恭敬敬的给这位一手培养了无数中国科学巨匠的教授深深的鞠了一躬  他这一躬并不是因为在自己并不多的回忆之中  貌似在北平读书的时候  曾经蹭过这位物理大师的课  自己对这位科学巨匠本就应该执弟子礼

    而是出于一个來自几十年后的人  对一位为了中国科学发展呕心沥血了几十年  视学生为子女  一生未婚沒有留下自己任何的骨肉  几乎所有的收入都用來接济贫寒的学子  在这个动荡的时代  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  培育了无数的科学巨匠的老一辈知识分子的敬重

    在杨震后世不多的了解之中  这位中国科学界、教育界的一代宗师  无论是坦荡、广阔的胸怀  还是高尚的人品  以及卓越的眼光  无一不值得他  以及每一个中国人的敬重  一代宗师  这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