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五十五章最不应该出现的麻烦(第2/3页)  抗日之我为战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经不能算是城墙,与紧邻的开鲁县城相比,通辽的城墙破败不堪。

    位于西辽河转弯处,西、北两个方向紧邻西辽河的通辽城,的确借助西辽河的水势在西、北两个面对蒙古族传统游牧地区的方向,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但就在通辽城边上的西辽河以及周边水系,对通辽修建的本就简易的城墙,多年累积下來破坏的也相当大。

    在加上日军当初在攻占通辽的时候,虽说沒有发生激烈战斗,但是为了炫耀武力,向通辽城几面城墙打了几十发的炮弹,更加造成了通辽城墙的破损,而在日军在通辽境内大势修建工事的时候,却沒有想过维修城墙。

    因为日本人认为,在热兵器时代城墙已经失去了其防御的作用,反倒是限制了部队在整个战场的运动,同时狭窄的城门也阻挡了现代化装备的通行,支那内地那么多外表看着坚固的城墙,无论是南京、北平、太原、正定,还是默默无名的小城市,沒有一处城墙能够阻挡日军的战车。

    自明治维新以來,日本人在某些方面全盘西化,即学到了西方的现代化军事理论,但是也抛弃了东方军事谋略之中一些精华的内容,虽说将西方的先进军事理论,与日本本土的军事理论,以及本国国情相结合,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自己军事理念。

    其中精华的,可供中国人学习的地方固然很多,但是糟粕的东西,也不能算少,尤其是在对西方的军事理论理解和发展上,因为对手不同,出现了相当的偏差,对现代化作战理论,可谓是一知半解不说,还抱着传统一些已经陈旧的观念不放。

    日军在全面防御的时候,更加注重的是要塞型防御,这也是为何其在中苏边境上,按照地形的走向,修建了那么多的要塞群,至于城墙在更重视进攻的日军眼中,可以说是一种落后的军事防御手段,也是一种无能和懦弱的表现。

    所以在当初构造通辽地区防御体系的时候,关东军在通辽外围周边,大势修建了那么多的筑垒地域,永备、半永备工事群的同时,非但沒有对通辽城墙进行修补,反倒是因为修工事大量的取土反倒是还拆毁了不少。

    再加上当年修建大通铁路、通郑铁路两条支线的时候,日本人控制的满铁,与那位东北王为了争夺铁路控制权,硬是修建了两条相隔不过一公里,却就不连上的铁路线,多处铁路进出通道,更进一步的造成了通辽本就残破不堪的城墙,更加的破损。

    可以说抗联在东、南两个方向,只要打到城墙下面,就可以很轻松的突破进通辽城内,那道已经破败不堪的城墙,早就已经无法连成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虽然在整个通辽战役打响之后,十四师团在各处坍塌处紧急抢修了一些防御工事,并在城墙上部署了大量的兵力和火力。

    但这并不足以长时间阻击抗联部队的突击,因为这道残破不堪的夯土城墙,抗联完全可以使用炮弹,随时增加他们想要的缺口,沒有瓮城,沒有坚固的城口,甚至沒有城门的城门,抗联随时可以用炮弹快速的打开进城通道。

    尤其是作为铁路主要穿行的方向,而基本上被拆毁的已经所剩无几的东面城墙,一旦外围阵地丧失之后,全线取得突破更加容易的多,可以说整个通辽的防御体系,是以外围各个工事群作为依托的,至于城墙,压根就沒有将他们当做通辽防御群的一部分。

    因为对于关东军來说,本身已经残破不堪的通辽城墙,在现代战争的条件之下已经沒有任何维修的价值,与其浪费资金和资源维修已经起不到什么作用的城墙,还不如在外围多修建一些永备工事群。

    这也是川并密中将在东面屏障最后一道工事群孔家窝堡丢失之后,为何要不惜一切代价夺回孔家窝堡,失去了孔家窝堡,整个通辽县城东面就失去了整个防御体系的屏障,残破不堪的城墙,根本就无法作为一道完整的防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