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三十章 血战天津 三(第2/3页)  抗日之我为战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阻击,而未能达到目的。”

    “不过一号,我们在战斗之中也发现,日军在天津的炮兵,新式火炮的数量不多。主力还是老式的三八式野炮和四一式山炮,甚至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射程短、威力的老式三一式山炮,以及与重庆方面作战缴获的战利品。那个独立重炮兵大队装备的一百五十毫米榴弹炮,也是明治三八式我一百五十毫米榴弹炮为主。”

    “只是这些老玩意在野战之中不值得一提,可在这种巷战之中,威力却并不。三一式山炮那几千米射程,在我们的师属苏式加农炮面前,就和一个玩具差不多。可在这天津城内,却还是给我们造成了不少的威胁。”

    “至于海河上的日本海军舰队,活动范围主要从上游的三岔河口,直至下游的杨庄河段上活动。但是没有固定的驻泊地,也基本上不在一个位置长驻。基本上是那里形势危急,就向那个方向支援。”

    “虽然经过我航空兵的打击,但现在海河上的日军舰艇依旧还有炮舰一艘、浅水重炮舰和扫海艇各两艘,临时改装的机动驳船和机帆船七艘,加装了火炮的破冰船三艘以及五艘型炮艇。”

    “根据地天津地下党的情报,以及这几天战斗经历来看,这些舰艇上一共装备一百五十二毫米舰炮一门,一百二十毫米高平两用炮四门,七十六毫米高炮七门。临时加装的四一式山炮和三一式山炮,数量至少在是十门以上,至于原来装备以及临时加装的口径机关炮,则数量多达几十门。”

    “其实一号这些舰艇对我们整个作战行动带来的威胁,除了舰炮射程远、威力大之外。最大的威胁,就是其极强的机动能力。他们沿着海河上下行驶,那里日军防线出现危急,马上向那个方向开炮。”

    “天津城内虽都是河港,无法行驶大型军舰。但在西方列强的多年苦心经营之下,城内的不仅有大大数个码头,而且水道和码头都经过专门设计。中型军舰,可以不出市区就可以完成调头。”

    “在我们攻城之前,日军又炸开了天津市区内河道上的冰层。再加上加强的三条破冰船的配合行动,不断打通海河上重新封冻的冰层。眼下海河上的冰层不仅未能限制日军舰艇机动,反倒是我军也无法利用海河上的冰层,打通海河两岸之间的联系。”

    “而日军在沿着海河两岸,又预设了大量的二十五毫米高射炮以及十三毫米高射机枪阵地。在几乎整个天津城区海河两岸,构成了交叉火力网。再加上海河的河面并不宽,我们的攻击机群为了避免误伤两岸的百姓,又只能沿着河道走向俯冲攻击。”

    “其航线正好落在两岸日军高炮群,组成的交叉火网之中,所以攻击机群在攻击行动之中损失惨重。眼下航空兵虽已经撤出战场,但作为天津战场最高军事指挥员,我认为他们已经尽力了。”

    “只是在航空兵被迫撤出战场之后,没有了空中威胁,海河上日军这几艘破船倒是更嚣张了。甚至敢于不进行任何的机动,就停泊在金汤桥下游,直接用舰炮平射我们进城的坦克部队。我几次以坦克与步兵配合,冲击日军的炮兵阵地行动,就毁在这几艘炮舰手上。”

    陶净非一边汇报,他身边的作战参谋,也快速的将墙上的天津地图,换上了一张已经标示出所有日军已经暴露出来炮兵阵地的详细地图,以及一摞子空中侦察拍摄的日军炮兵阵地的照片。

    这些照片和地图,杨震的看得异常仔细。仅仅从图上标示出来和照片上显示的日军炮兵阵地来看,杨震可以看的出这些炮兵阵地的设置,日军的确是针对抗联的火力特,很是下了一番苦心的。

    正像陶净非汇报的那样,日军绝大部分的炮兵阵地,都设置在天津城内的人口密集区域。而且大部分的炮兵阵地,就设置在民房之中,直接以民房为掩体。负责向那个方向提供火力支援,就直接在那个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