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4章:安庆工业园区(第1/2页)  民国狙击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安庆西郊,沿长江一线,距城二十公里,有一片滩涂荒地,其面积大给有3000亩,这片地,岳山让张秋舫采用了一些手段,从安庆府里拿到了地契。

    上午十点,大地的霜降已经化去,初升的太阳照得人暖洋洋的。

    在一片空旷处,此时有一群身穿军装的人,正望着这片滩涂荒地指指点点。为首之人,正是最近在安庆城风头无两的岳山。

    “长官,这片地只花了18000大洋。”张秋舫颇为讨好地说道。

    “不错。回去赏你一个大洋。”岳山平静地说道。

    “哈哈哈”一众军人大笑。这些军人,知道长官这是叫“冷幽默”。

    安省位置上好的良田,每亩需20大洋以上,普通的良田15大洋左右,普通旱地10块大洋左右,至于这滩涂荒地,三五个大洋一亩也非常正常。所以,这花18000大洋买下3000亩滩涂,等于是每亩6个大洋了。

    这个价格便宜么?在岳山看来确实便宜;但也这个时代的平均价格相比,却又不算便宜。这片地,官府出让给岳山,实际收费是每亩4个大洋,但问题在于,你出4个大洋一亩根本就买不着,因为官府宁愿空着也不会给你办手续。惟有在给出6000大洋的小费之后,才将这片地契拿到手。

    这种情况,与后世的土地转让情形极为相似。

    这片地,是岳山买来作工业基地的。

    后来,岳山通过对天书的研究,也找到了一些规律。譬如,火/药制备技术详构与炸/药制备技术详构、火柴制备技术详构属于同类型企业,三项技术可以同时点开。这种情况,在现实中也说得通,作为生产火柴的技术,自然离不了火/药,而炸/药,则又与火/药有共同特点。

    所以,岳山决定对这三项皆是“必用”的技术同时解码生产。

    火柴,这个时代叫“洋火”。1979年,广东佛山出现了中国第一家火柴厂,到1900年,中国已经拥有了19家火柴厂,但是,依然是进口的“洋火”占据国内火柴市场。国内火柴厂,因为投资规模小,设备落后,产量有限,并不能满足市场需要。

    3000亩地当然不可能让三个工厂就给占完了。在岳山的计划中,三个工厂各占三五十亩地已经很了不起了。这个时代的工厂,普遍规模不大,1912年,河北泊头火柴厂投建,时任民国代总统的冯国璋入股4万元支持民族工业发展,并成为泊头火柴的大股东。至于普通企业,三五万大洋就算大型企业了。

    “怀远兄,此后这3000亩地便要交给你了。”岳山对着身边惟一没有穿军装的约三十出头的中年人说道。

    怀远,刘钊,刘怀远,亦是岳山通过刘渝和韩致平在上海滩挖到的一个经营型人才。这个时代,中国留学生中,有极少数的人在国外读大学时选择了经济学专业,而刘钊刘怀远则是美国加州大学经济学专业的毕业生。

    只是,刘怀远自五年前留学归来,就一直在上海滩漂泊。所谓漂泊,当然是指刘怀远内心,他找的工作都好,收入亦不错,因为刘怀远本事在那儿,但是,刘怀远却不断地换工作,原来自然是那些工作不太合刘怀的胃口。

    刘怀远的理想是管理一家大型生产型企业,而不是那种倒买倒卖的商业型公司。在他看来,商业企业哪怕嫌再多的钱也没多少成就感。

    “感谢长官信任。”刘钊向岳山拱了拱手。

    刘钊刘怀远这话出自真心。本来,刘怀远已经绝望,他觉得在中国再也找不到懂经济重视管理的老板了,即便刘渝找到他,他的兴趣也不高。

    “刘钊,我们赌一千块大洋,如果你觉得我的老板不行,我给你一千大洋;如果你觉得我老板还行,那你就留在安庆帮我老板做事?”当时,刘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