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10章:长安生变(第1/3页)  三国之江南四大公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张颌济临走,冲入了宫中,抢走天子,逃向武关,指刺董承、杨奉等人是乱国之贼。

    董承操控尚书台和百官,指刺张济是反骨之贼。

    在这种情况下,魏延汇入张济的一方,带领羽林军保护天子,不参与双方的战事,并且急件报知潘洪和阿铨,问下一步该当如何做。

    阿铨想了想,在这个时代,天子的威严还是很重要的,挟天子以令诸侯这种做法,曹操曾经尝试并且取得了成功,阿铨没有理由不去试验。而且,眼下以阿铨占据的地盘而论,一个征东将军豫州牧,已经很难满足阿铨,让阿铨施展开手脚了。如果再进一步,取得录尚书事的三公职位,那对阿铨还是很有利的。

    不过,这件事,阿铨不想自己一个人去做,因为阿铨自己做的话,会如曹操那样,被天下所有的人敌视。阿铨要联络刘备、金尚、钟繇、刘繇一起去。

    刘备听到了天子蒙尘的消息,登时顿足捶胸,号淘大哭,虽然不知道真假,却也是哭出了一身的大汗。阿铨还要在旁边陪着落泪,这种感觉并不是很好。

    事不宜迟,阿铨立即与刘备共同起身,前往武关,金尚在徐州什么事都没有,也立即赶来,钟繇在洛阳,离得还近,据说已经向武关而去了。只有刘繇,眼下被孙策打得找不到北,没有时间和心思到天子眼前现殷勤。

    时间不久,阿铨已到了武关。

    武关眼下是张济、魏延共同守把,张济兵马多些,魏延却有江南为后盾,所以暂时还是盟友的关系,并没有剑拢弩张的气氛。这让阿铨放心不少。

    当阿铨提出入关见小天子的要求时,张济、张绣叔侄略一沉吟,就答应了,但是他们要求,阿铨只能单独见天子,不可以带大队军马入城。

    阿铨知道他们害怕这一次闯下了祸,如果天子落到阿铨手中,他们成了替罪地羊可就惨了。阿铨作下承诺,只要他们听阿铨的话,阿铨绝不会让他们有分毫的闪失。说罢,阿铨一挥手,城外八百决死之营士兵,三百武卫兵整齐地列阵,许褚站在阿铨的身后,如小山一样的身材护住了阿铨。

    张济一愣,随之苦笑道:“二公子,你我是多年的交情,我再怎么傻,也不会傻到加害您。请,里面请。”

    阿铨一笑入城。

    十五岁的小天子看起来很疲惫,短短两年多时间,又一次出生入死,被大臣劫持着满处乱跑,打击的小天子完全失去了君临天下的威风。

    小天子对阿铨印象很深,一看到阿铨,立即小嘴一撇:“阿铨兄,您可来了,可吓死朕了。”

    阿铨微微一笑,上前几步跪倒:“陛下不必担心,既然微臣到了,您也就万无一失了。臣父江南牧、征南将军潘洪,豫州刺史、左将军刘备,司隶校尉钟繇、徐州刺史金尚皆已赶来,陛下请随臣等一起回返临安暂住。”

    小天子向四面望望,说道:“阿铨兄,这是为什么啊?董卓是逆贼,可是董承他们,都是好人啊。”

    阿铨心中冷笑,在权力面前,哪里有什么好人。却安慰道:“陛下,只要您移驾临安,长安之事,臣帮您来解决。后宫和百官,臣会解救他们出来的。”

    小天子点头时,眼中已经含了泪水。

    董承此时在武关之外扎营。

    可是面对着江南,他不敢进攻,只是一个劲儿的以尚书台的名义发布告示,宣布张济叔侄是国之逆贼,敢劫持天子,必须斩杀,要求阿铨等地方州牧们给予配合。

    可是此时他也明白,凭他的力量,在长安称王都不够,没有了手中的天子,他这位太尉大人,车骑将军,连一方牧守都比不上。

    所以,他暗中又给阿铨写信,表示愿意以大公子潘洪为太傅,以阿铨为大将军,共同主掌朝政。

    他的眼睛还是很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