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21章:趁胜追击(第2/3页)  三国之江南四大公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胡说!什么阿铨、刘备的,子龙是朝庭的人!”

    “朝庭,还不是在阿铨一人手上?”

    “胡说!”刘备大怒,他转身看向关羽和张飞二人,“这句话,今天说出了,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

    他把马鞭向北指:“现在的敌人,是另立伪朝的袁绍,曹操。他们的离间之计,你们也信?!别忘了,这块安身之地是怎么来的,阿铨们这次的战事。又是谁来救阿铨们。别总觉得有人帮阿铨们是天经地义地,放在曹操和袁绍身上,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关羽张飞听了,自然不敢说别的话,低头唯唯而已。

    闻知前线大捷。阿铨只是微微一笑。这次的胜利,早就是意料中的事情。袁绍用兵,远远及不上曹操,他战线拉得过长,前军早就过河一个月了。袁绍自己还在邺城没有出来。原本应该做为出奇制胜的力量地胡族联军为了抢东西,反而抢先跑到第一线,而曹操虽然能打,兵力却被分散。总而言之,在阿铨眼中,袁绍这一次出兵是破绽百出的。

    不过,阿铨自己也比他强不了多少。对于刘备、孙策、张绣等同盟,阿铨很难说他们一定不生二心。在北方人有意识的宣传里,阿铨已经快成了曹操了。阿铨都不知道。会不会打着打着,突然跳出几个人对阿铨说,要奉衣带诏讨阿铨。

    此外,后勤供应也是阿铨担心地一件事。这是一场十万人以上参加的大规模战役,而江南军在此之前,从来没有同时出动这许多兵马地时侯,从来没有同时在三个州的战场上拉开战线的时侯,也从来没有这样多的兵种混合作战的时侯。

    这场战事,无论是对江南军地指挥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供给能力都是一场巨大的考验。

    中间发生的问题也是数不胜数。

    比如江南军设在陈国的一个粮仓,里面本应该有一百万石粮草,可是当阿铨的军需官去调时,却发现里面已经不足三十万石,其余的哪里去了,仓令说发给无家可归的百姓了。这话让阿铨简直是无地自容。阿铨这个车骑将军实在是太不负责了,你看看阿铨挑的那些陈国相,豫州刺史什么的,怎么就没有一个人发现有这么多地难民需要调集军粮去救助?

    另一件事发生在江夏,本来让江夏供应箭支,他们结果送来地箭支有一半都存在质量问题,箭杆不直,射出的箭是偏的。

    虽然这些事都只是个别的现象,但是这对整个军队的士气影响是极大的。随着朝庭的威信的降低,各地都有一种自行其事,只顾自己不管别人的情绪。而东汉后期的贪污成风,腐化堕落也在阿铨的军队下面有所抬头。这个问题不解决,江南军就很难真正发展。

    不过,阿铨也并没有特别的生气,眼下不是大动干戈的时侯,发现一起,重处一起也就罢了,只要有赁有剧,让人无话可说就好。无论对这些人多看不上眼,但阿铨还是得用他们,没有他们,阿铨也是寸步难行。这就是官场上的相互妥协,中华几千年,历来如此。

    不过,有这些事拖着后腿,江南军的进展也就慢了,部队快速反应上,似乎还比不得原来江南军在与曹操等人交手的时侯。

    所以,当阿铨到前线的时侯,江南军与袁绍军团已经又进行了两次交手了。江南军基本上保持着攻势,士气正旺,魏延、赵云、张绣、小毛这几名骑兵将领很是疯狂,他们充分发挥的骑兵的作用,长途奔袭,不怕劳累,甚至在一天之内连击袁军七八个驻地,打得袁军叫苦连天。

    而胡族骑兵由于地形不熟,并不敢随意出击,好不容易组织了一次进攻,却被江南军打了一个伏击,损失折将,回到自己的驻地,再也不肯出来。

    在这种情况下,江南军越打士气越高,甚至几百个人就敢进攻敌人的大营,几十个人就敢阻击敌人的大队,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