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67风雪沧州,下(第1/3页)  攻约梁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宗泽一听刘韐要去赵庄祭拜,想了想点头道:‘老夫也去。“

    说着转头默默瞅着李纲。

    李纲面色有些阴沉,但犹豫了一下后也还是点点头道:’无论赵廉及其家族曾经是如何目无君上,如何狂悖不守礼法纲常,却到底是对国家有大功,确实有古往今来无人可比拟的功绩,这一点不可抹灭,而且他到底是忠诚国家和君王的,始终没真背叛国家,归根结底定论应该还是忠臣。何况人如今已经不在了。既然我等到了沧州,理应去祭拜一番其当代之功其自上百年前的先祖就开始的忠勇正义坚持。”

    宗泽听了这话,暗里轻轻舒了口气。

    他以前不认识李纲,对李纲毫无了解,自半道汇合一路共同北上,虽然只短短几天,他却已经领教到李纲的鲜明个性。

    当官最忌讳的是两种人,一种是有才却行事没有操守底线的小人,这种小人极可怕。另一种就是热血正义在胸却脑子不清的二杆子了,这种人是好人也在尽量做个好官,却事实在常常坏事,书呆子气,性子较真顽固,食古不化,太难合作。

    李纲不是食古不化蠢货,但偏偏正年轻生猛,当官长期在京城大染缸虚浮着,没在地方长时间搓磨,性子和实干能力远没磨练出来,不接地气,却偏偏还为短暂的莱州任自觉治理有方干得出色,越发固执自负,那股子拧劲够人受的。

    此次东路新三边三长官的职责非同小可,当真是到了江山民族生死存亡之冬也,困难太多,凶险太大,任务太仓促太艰巨,三方必须迅速取得共识,结下大义下的一定情义,三边军事高度协调一致才有可能镇住军心守住边防。

    可是,偏偏三个长官在守边上都缺乏足够的威望,却又都是有丰富执政经验有一定的治军能力的干臣,或者可称是宋王朝在灭亡时刻能奋勇了,无论新来的边帅你官多大资历多深,都只能、只管跟着赵廉的军事意图转就行了。

    可惜,这位旷古绝今的大德奇才,没了,突兀不在了。

    大宋王朝沦落到只能依靠最后三个肯迎险而上的文官老头子守边支撑国家不灭.......

    这些事对宗泽的刺激太大了,思索感慨不已,尤其是在紧急赴任沧北要亲身面对生死危局的现在。

    极度凶险危急的形势不仅要三个边帅迅速配合好,也极需要李纲这个所谓协调三边的监察者能及时配合上。

    李纲若是能配合好,不止是少了来自朝廷或各部军将的猜忌麻烦,还能进一步加快加强三边及时构成一体防线。李纲若是能干好了,甚至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三边迅速安稳的意义举足轻重。

    反之,那就是危害不可想像大的可怕超级搅屎棍。后果极可能会是直接毁掉三边,宋王朝随之轰然倒塌.......

    宗泽忧虑的......太多了。

    李纲在东路的地位和作用没那么大那么严重。

    在刘韐心里,李纲能到沧北当这个官纯粹是赵岳想给李纲个机会。他不知道神秘莫测的赵岳为何会对李纲这么个寻常的年轻宋国官僚另眼相看,但他得到的命令清晰是;李纲若是可救,能起到积极作用则罢,不能,就创造机会果断除掉。

    在边关,想合情合理合法甚至看起来属于极正常倒霉死亡的弄死谁,那太容易了。

    刘韐想弄死对边关一切极度陌生的生瓜蛋子李纲,根本不用多费心思。

    敢顽固坚持不适合的,不醒脑子,当三边搅屎棍?

    那就弄死。

    哪还会有什么李纲造成的巨大危害.......

    宗泽哪知道刘韐对气节坚定敢当并且也通一些边关军事的李纲很欣赏很谈得来,实际却心中另暗藏着一股杀机。

    他只是欣慰看到李纲并不是随朝廷、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