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54掠北18(第1/3页)  攻约梁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在海盗军洗劫辽国时,赵岳正在泰安打擂,狠狠教训了不知死的蔡京门下走狗温知州,一怒喊出了做阎王的宣言。

    他彻底看透了宋官僚掩藏在儒雅风流、仁善正气、正大光明光辉形象下的虚伪贪婪阴险无耻,还有得意凶残中暗藏的极度腐朽懦弱可欺可笑,什么君子节操、什么孔孟风范,什么富贵不淫威武不屈,什么忧国忧民精忠报国,什么为了天下大义江山社稷大局万民福祉......都特么是假的,强力一揭伪装就露馅了,都只是拿早烂成朽泥了的孔孟古人当招牌做法刻意塑造表相,如同唱大戏的脸谱一样是专门演给别人看哄骗愚弄天下无知卑贱的草民而已,和皇帝一样只是拿大义专为自己谋利。

    官僚统治者们戏唱得精彩,跟真是浩然君子、国家栋梁、民族英雄式的,只可怜了百姓被欺压盘剥狠了,还总以为朝廷是公正的,朝中名臣总是好的,皇帝是好君王,只是被奸臣蒙蔽了,总会出现青天大老爷为民伸冤做主晴天再现的幻想......

    官场群腐,天下乌鸦一般黑,更有天下读书人前赴后继加入进来同流合污,真当了官,一朝权在手就忘了当初读书时立下的为国为民涤荡域宇乾坤一切污浊的壮志豪气誓言,就只剩下“我辈读书人如何如何”的场面空话酒中虚言口头禅。

    这种虚伪腐烂政治风气不是某个人某一类人造成的,而是特有的扭曲儒教政治文明长久锁固政治文化精神传统导致的。加入官场和这个读书人阶层,你就得遵守这套社会规则。尝到了甜头,自然积极维护并极力进一步完善这套传统。

    这是强大无匹的世俗势力习俗,是读书求官谋利的天下人心,不是统治者能通过自我改良改革而真正改变的。

    谁若妄想从内部推进革新除弊自我升华,谁只会被浩浩荡荡的传统人心口诛笔伐转瞬碾成渣。

    权掌天下的皇帝想搞也不行,强来,下场只有江山倒毙,至少是宝座移主。

    北宋的几次改革,还只是稍稍触及陈腐皮毛就全失败了,就证明了自我改良不可能成功。

    明太祖朱元璋鄙视儒教懦弱虚伪强国没用,很清楚孔子后人在蒙元入侵统治奴役汉人时的种种奴颜卑鄙丑恶无耻表现,但以他挟赶走蒙元的开国之威也照样在抗拒后仍得老实承认孔子后裔在中国文化中有无上地位,不得不接受儒教。

    结果,开国时了萨金刚三兄妹的西军背景及坎坷遭遇,他们虽是异族却也是为汉民族血战的忠良之后,并且遭遇不公历经坎坷却仍想效忠大汉民族,而不是恨而投靠国外转过头来全力报复。对草上飞这对小情侣也特别说明了一下,若是两人有兴趣,就照着特警y谍报之类的方向好好培养。总之让几个孩子有个能感觉踏实的依靠,有书读,有技能学,也有未来前途。

    以赵岳母亲对赵岳的了解,自然明白小儿子心里真正的意思,自然会更妥善地安置这些孩子。

    赵岳这边则换下耀眼拉风的那身雪衣行头,和随行四将全部换上寻常装扮,隐匿了身份,悄悄连夜飞奔向北,途中到了沧州也并没有回老家,只让守候的人回去报知祖母一声他去北边了,请祖母勿念,等他此战凯旋回来再尽孝于老人家膝前,直接紧急穿沧州,过乾宁军防区,直奔大哥直接统治的清州,却也没入清州城,而是在城外某秘密地和乔装而来的大哥见面聊了聊抢辽灭西夏的一些事,兄弟俩再仔细勾通商议了一下,在赵公廉严肃叮嘱此行勿要自负本领好战大意轻身犯险,当晚略一休息,随即带着在无仗打的梁山而闷得早吵着要打仗而提前被人带着等在这里的傻小子奎三,以及放在老家一直未用、此时已由老家送来清州等着的一套盔甲和赵岳自己设计的特制马战武器,一行六人悄悄过清州边关,进入了辽国。

    紧赶慢赶,赵岳到达燕山府时还是晚了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