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99节道君灭佛,上(第2/4页)  攻约梁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人来的破庙中躲着,一直熬到灾难结束不闻一点叛逃动静了才敢出来。

    至此,比乞丐强不了多少的知府大人怕二龙山强盗,仍不敢回城,但有皇帝关照仍牛b,幸运转任济州,甩掉了危险的青州。

    关键时刻就显出人的心性和眼光。

    慕容知府去济州当长官,知道那安全得很。

    有强势的梁山镇着那一片,山野间别说成规模的山贼,怕是连李鬼这样的劫道的凶徒都难见,他不需要崔猛这样的悍将保护了,需要的大将自会有朝廷重新选派能人来保护济州也保护了他。

    再者青州失陷,损失太惨也得有人背黑锅,通判等要员死光了,主将秦明和黄信又成了强盗,他不背,崔猛这样的提辖猛将已经成为事实上的主将,自然要承担失城罪责

    由此,崔猛就悲摧了,

    忠心耿耿保护住了知府大人的性命,和知府没同甘却共苦过,知府脱劫走运了,却不念救命护驾之恩,无情地甩下他当替罪羊,却奉旨带着那些青州旧部烂将废物转任全去了济州宝地逍遥享福去了。

    事实上,只为崔猛见过慕容知府那晚仓皇从床上起来一把甩开小妾光脚自顾逃命的丑态,这位知府也绝不会感谢重用他。

    田师中等带兵来主掌青州,崔猛更成了异类,日子更难过。尽管灾难中失职该问罪的文武官员太多,又是国难用人之际,朝廷为稳定人心安抚住各地还活着的“可靠”文武继续忠心效力而格外宽大,说是允许戴罪立功仍用他为提辖官。

    象崔猛这样的地方中层军官,在朝廷眼里完全是无足轻重的小人物,

    朝廷其实也不在意他,更没心思追究处理他那点事。

    旷古未有的叛逃大灾之后,皇帝和朝廷众大臣面对报上来的情况都蒙了,有众多更紧迫要命的事要忙着对付。

    焦头烂额好不容易大体应付过来,国家和社会似乎有恢复稳定的迹象,河北又闹出叛逃并牵连到西军那边引起动荡。

    这可要命了。

    好在赵公廉这个罪魁祸首总算肯低头出山安定人心了。

    动荡消失。西军总体保住了。可已经损失的仍是后果严重。

    遭难的折家军、河北西路边关,将士损失还是其次,武器损失就已经很吓人不好解决了,

    尤其是边关储备的镇国守边利器——神臂弩是叛军为抵抗追杀阻击保命逃走而重点抢掠的对象,损失惨重。转眼辽寇秋犯就会到来,神弩必须赶紧配上。

    折家军等一边向朝廷认罪,一边又焦虑守边急三四连连催促中央紧急调拨神臂弩可用。

    朝廷也知道厉害,不敢怠慢,自然答应。

    可皇帝旨下,京城武备库中却拿不出要紧急调拨的神臂弩。

    之前大量配备高俅等将主率领的禁军好狠狠打击嚣张的海盗和清真山流寇后,账面还有神臂弩上万架可随时调用来守卫京城,不用愁海盗来犯没镇国利器用,现在,兵部惊急中一去查实际库存,却哪有论万的存货,连临时调配折家军、河北西路军的两千来架都难凑够。

    那么,近万架神臂弩亏空能哪去了?

    别忘了,将作营是迁移到城外河边另立了庞大的营区,更方便冶炼和制造武器,结果灾难中也方便工匠家庭叛逃了。但武备库却是一直设立在京城中要害位置的,单独立坊区,由高墙壁垒堵着隔绝外界窥探和潜入,并且配备了最忠心可靠的大量禁军严格看守,没有圣旨和兵部正规文书一起证明,任何人不得靠近,主管全**事的最高军事首长枢密使想视察看看武备库也不可能想来就来,别人就更不用说了。

    当时守军也伺机逃走不少,但那点人对上庞大的留守禁军根本没敢闹事祸乱京城,都是偷偷摸摸潜逃的,武备库没遭劫,仍是好好的被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