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34节赵庄信奉的道理(第2/4页)  攻约梁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孙儿的话逐渐深以为然。

    所以,无论因为什么原因,眼下这些人能在这关口留下来冒死和沧赵家族共渡难关,这就好。

    这表明赵庄有让人不得不誓死追随的条件。由庄及国,帝国也有让国民愿意誓死追随和维护的环境。更说明沧赵家族找到了治理国家领导万民的正确路子。

    老奶奶扫视众人,缓缓问:“你们是不是觉得我这个一向注重名声的老太婆,心怎么可以这么硬这么狠”

    仅仅为考验一下人心就让几十户上百口子活生生的人命被辽寇肆意污辱屠杀丧命在外。这确实让人惊骇想质问谴责。

    众人听到询问,看到老奶奶并没有要大伙回答的意思,都以为老太太会紧接着辩解几句安抚大伙,谁知又料错了。

    老奶奶坦然直接道:“你们心里谴责的没错。我这个老太婆确实狠心,而且觉得没什么不能坦然说出来的。”

    这时,一位忠义热血老汉忍不住站出来道:“老太君,你没错。忘恩负义的狗东西就该让他去死。”

    另一位代表紧跟着支持道:“老哥哥说得好。有奶便是娘的,那是化外蛮子。咱们汉人讲节操,忠臣还不事二主呢,奸贼叛贼历来都是招骂的。咱们可不能是那样。享福的时候跟着主家,有难了就抛弃恩主。这种无情无义的畜生死不足惜。”

    一些人热烈响应,七嘴八舌说:“对。就是该死。喂不熟的白眼狼,太可恨了。死了也得骂几句。”

    “哄走了才好。死在外面受惩罚免得他们还自以为得计敢欺老天无眼。咱们庄里也少了隐患。”

    “对呀。要是那些人留在庄上,在辽贼打得紧时,他们害怕了在内说三道四甚至搞事,最少也得影响大家伙的抗敌决心。”

    有见识的人则说:“敢背叛就得准备承担后果付得起代价。离开是他们自己的选择。谁也没逼着他。死了也是自作孽不可活,是命数到了,老天对他们的臭德行都看不下眼了要收了他们,和老太君有啥关系”

    更有聪明人说:“北门守卫把无辜的妇孺都强截留下了,这么明显表明咱们庄不会那么容易破的举动都没能让他们醒悟,还是铁了心走了。是他们太蠢太自私自觉精明果断自己找死。老太君给点了活路,强救了他们的后代,这已经够慈悲的了。”

    众人醒悟点头乱哄哄议论道:“是呀。为了自己能赶紧逃命抛弃婆娘不说,居然连亲生骨肉都能狠心抛下,走得那个急那个干脆,生怕庄上连他们也挡着不让走,真是禽兽不如,死了活该。早该死了,亏了还让他们在庄上享了那么多福。”

    老奶奶看着满场越来越高涨的热烈愤慨气氛,庄户们的良知、热血和聪慧纷纷被激发了出来,她欣慰地露出笑容。

    人心绝大多数还是良善的有情有义的

    小孙儿曾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是非自有公论。此时不显,后世历史也会给出公正评价。”

    这话说得真好哇

    老奶奶想到小孙儿把四十万禁军设计全部轻易搞到手的神奇丰厚战果,心情越发畅快。

    京城八十万禁军,那可是汇聚了大宋满天下正年轻可大力培养得用的汉人精华人群,九成九九是棒小伙能干汉子

    拿的四十万人不是那些成天钻故书堆学大量没用东西一心考状元当官老爷、好动嘴说空话大话却轻贱生产劳作懒得动手、也没真实用本事的迂腐可笑读书人,也不是摆架子卖弄精明净琢磨坑人骗人的伪君子。

    这些军汉因各种原因没机会深受书中腐朽教条和宋人以追求当官为人生第一的恶劣风气的毒害,腐朽人生观念不象读太多书的人和伪君子那样固定难动摇,好教育改变思想,是沧赵帝国工业迅猛壮大发展眼下最需要的精华劳力。

    小孙儿一下搞到手那么多,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