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8.故山归梦远(第1/2页)  大唐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令狐员外郎立刻挥手,对着那人严厉呵斥道,“何人?”

    那人满面风尘之色,喘着气,看东西两面已坐满,便对令狐拱拱手,“举子黎逢,因故来迟,乞一席之地。”接着就把身上披着的席子扔下,既不坐在东廊也不坐在西廊,而是就坐在潘侍郎前厅帘下。

    帘子后,潘侍郎的影子和其他二三位试官交头接耳起来。

    不久潘炎发出话来,“继续。”

    楼宇上看到黎逢这副模样的杨绾,又开始不住摇头起来。

    这时高岳听到身后的郑絪说了句,“又是位全然不通礼仪的山野村夫。”

    吏员们便将所谓的贴经试卷挨个分发下去。

    进士科的贴经,是只贴一大经,共十道而已。

    九经当中所谓的大经,即礼记c左传中经为诗经c周礼和仪礼小经为易经c尚书c公羊和谷梁。

    巧的是,这次贴大经的正是高岳先前仔细复习过的春秋左氏传,而卫次公的括帖几乎将题目都涵盖在内!

    所谓的贴经,即使给出经书的文段,而后在其中开出一行,将要考察的三处缺出,用白纸贴上,举子只需将缺出的文字写在贴上即可。

    说白了,也就是名篇名句填充。

    十道题有七道都是高岳知道的,他顿时便有了信心,上去没一会儿便填完了,其余贴文有些模糊的,也靠着记忆全部填满了,没有遗落。

    写完了,心中顿时美滋滋的,不由得又捧起茶盅,满饮了数口。

    其他的举子有的在沙沙沙地埋头贴经,有的不通的,就开始左顾右盼,或者吧嗒吧嗒吃喝东西。

    这场贴经,吏员管得非常紧,几个企图偷瞄的立刻被喝止,说再犯的话立刻扶出去!

    高岳用余光看了几下刘德室,他脸色难堪极了,可似乎还强硬着头皮在贴卷上写着,“不怕,芳斋兄说过,若贴经不合格,还可以用诗赋来赎贴。”高岳在内心暗自为他打气道。

    不知不觉,日头已上中天。

    但其实对于其他两场来说,贴经无论如何都只是场“闪电战”,毕竟客观性比较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当吏员来收取贴卷时,刘德室满面是汗,但见他忽然起身,走到中庭,对着前厅帘子后的潘侍郎长拜,“晚生斗胆,有上请!”

    所谓“上请”,便是考试中举子对试卷有疑惑,或者有什么额外的请求,都可隔着帘子对主司说。

    垂帘后的潘炎很快答道,“但说无妨。”

    “某只留心诗赋章句,不曾工贴经,恐这次会首场即落第。”刘德室战战兢兢。

    “你考多少次了?”垂帘后潘炎询问说。

    刘德室将额伏在地上,又惶恐又害怕,“长跪回禀礼侍,十有五载矣。”

    潘炎叹口气,可接下来语气却很决绝,“既然有十五年了,怎不知要学考贴经?想必自恃春闱赎贴之惯例,心存侥幸罢了。”

    “晚生,晚生”刘德室悲怆地将手死死抓住额头前的泥土,指甲几乎要流出血来,声音都沙哑万分,“乞求”

    “只知寻章摘句,不知经书大义,不足为训,也好给天下举子面明鉴!”潘炎说完,便示意春闱首场贴经考试终结。

    刘德室如五雷轰顶,彻底绝望,他往下趴着,瘫在了中庭,东西二廊的举子们有的叹息,有的则发出嗤笑之声,还有的人捶胸顿足颇有兔死狐悲之感。

    只有高岳和卫次公推开书案,走了下来,要搀扶刘德室起来。

    此刻垂帘依次拉起,潘炎站在那里,语气缓和了些,他对左右的吏员说到,“将这位举子慢慢扶出去,可上请却不许。”

    这时楼宇上的三位,也都叹息几声,依次下楼,自后门离去,又去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