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四十二章 文华殿谈军情(3)(第1/2页)  帝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发展农业,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一些问题。但农业的发展却又需要很漫长的时间,短期内很难见到成效。

    不要说解决外部矛盾,这个时代的大明疆域内,如果想要大力发展工商业,大明自身的农业支持能力其实也远远不足。

    一方面是劳动力无法完全从土地上解脱出来,另一方面又是过于沉重的负担迫使大量农民逃离原籍,背井离乡艰苦谋生,这也是大明当前所面临的最为严峻的问题。

    这个问题在有明一代都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但万历作为一名穿越者,心中却已有了成熟的思路。

    后世的改革开放,其实也是因为先理顺了农业问题,才为随后的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后世在这方面的经验在这个时代却无法借鉴,毕竟社会体制差异太大。不过同时期西方国家所采取的手段,万历却觉得完全可以为大明所用。

    西方欧洲大陆地势平坦,水网稠密,但气温偏低,使得农业产出率一直无法得到有效提高。但西方国家通过大量输入海外财富,为西方文明的进步打下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所以发展农业对于万历来说,是一个持续的问题,而且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提高农业生产技术,增加农业劳动产出率。

    但与此同时,却不能坐等农业进步的到来,还需要借助于打通海上陆上的运输通道,以良好的物资流通来维持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输出我们的产品,输入外界的原材料,后世的华夏,不就是这么做的吗?

    不过这些问题,都与此刻的召对关系不大,所以万历并未对三人提及。他只是又交待吴兑道:“辽东物产本就丰富,人参、黄金、珠玉样样皆有,然诸如此类均不是安身立命的长久之道,那些建州女真夷人,也要教授他们操练耕作之术。”

    万历的这个要求,又让吴兑心中觉得难办了,只得道:“这些鞑子个个性情粗野,只喜渔猎,平日就靠着用山中出产交换粮食用具,只恐无意安心务农。”

    “推行王道教化,哪会是一朝一夕能见成效的,你是总督,当地军民都在你的治下,要懂得软硬兼施。”

    “臣遵旨。”吴兑赶紧俯首领旨,不敢再出言辩解。

    “辽东动荡,已不止百年,一味以强军镇压,焉有宁日。”万历根本不怕女真势力由此变大,反而深知如果不改变这一区域内民众的生存模式,问题就永远得不到有效解决。

    见该了解的都已大致有了答案,该交代的也已交代清楚。万历便起身离去,最后吩咐道:“你们三位爱卿,等会都去内阁,将辽东事宜与几位阁老好生商议一下,拟个条陈出来。”

    “臣遵旨。”三人赶紧领旨,叩首恭送皇上离去。

    今日召对之中,皇上话里透出的意思非常之多,虽然都不是很明确,但已足够令人震惊了。

    即使皇上不交待,三人也不敢自作主张,赶紧一齐来到不远处的文渊阁,向三位阁老汇报情况。

    张四维等人今日并未被叫去一同参加召对,心中也都是有些疑惑。见三人联袂而来,忙热情地将三人领到张四维的值房。

    梁梦龙道:“我等三人今日蒙皇上召见,皇上向我等交待了不少事项,临了还要我们前来与三位阁老商议。”

    张四维笑道:“呵呵,先不急着谈这些,都这个时辰了,先用过饭再叙。”

    身为阁老,还是享受一些特殊待遇的,宫里的厨子,每日都会为阁老们送来午餐酒食。至于其他书办,还是要靠自带饭菜填肚子。

    梁梦龙呵呵一笑,道:“那就叨扰了,还请三位阁老见谅。”

    “呵呵,勉强垫个底,再多可就没有了。”

    几人说笑着来到另一个房间,这里已经摆上了一桌酒菜。总算是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