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章/第一节(第1/2页)  洼地烽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

    题记:当正值小草娇嫩成长的时候,往往就会遭受暴风雨的洗礼,来得无声无息,但却狂暴肆虐异常。可风雨过后,让人们称奇的是:小草并没被摧折,相反却越发挺拔,越发茁壮。

    第一节:于六子坐镇张庄夺河道双方较量

    在张道各庄据点西面七、八里地有一个小张庄据点,属“祸事赖”管。它地处蓟运河大埝埝膀子的下面,北面是林南仓,南面是石臼窝。据点不大,但却紧紧地扼守着蓟运河这个咽喉要道,也可称得上是一个要冲。

    据点里由“祸事赖”的保安团一个班和黑狗子警察一个班驻守,当头的是“祸事赖”手下的一个小队副。

    这个小队副姓于,家里面大排行老六,人们都叫他于六子。于六子就是当地的榆林铺人。他大爷家的一个姑姑嫁给了王邵武的一个儿子为妻,所以就和王邵武攀上了亲戚。民国二十七年抗日的风潮席卷了玉田大地,身为地方名流的王邵武看到天下要大乱,有了枪杆子就是草头王,所以在下洼子,也拉起了一干人马,打起了抗日的旗号。游手好闲、好吃懒做的于六子也就投在了王邵武的旗下,胳膊上缠了一块红布,扛着一颗独子枪,拉大旗作虎皮,招摇过市,坑蹦拐骗,混口吃喝。虽说与王邵武手下其他亲信比,他既无才又无德,既不能文也不会武,上不了个台面,但他坏主意多,鞍前马后的也没少了给王邵武卖命。算起来,他也是王邵武的老班底,也算一个有功之臣,但馋懒渠(土语,“做事懒惰磨洋工”的意思)滑坏,奸刁狡诈赖,尤其是坏更是出了奇,所以人缘不好。王邵武投靠了日本人后,别人都混了个大队副,中队长啥的,只有他求了他家里的姑姑的脸,才勉勉强强闹了个小队副。

    好在这小子有财瘾有酒瘾有色瘾,却没多少官瘾。“只要有钱花有酒喝有女人玩就行咧,天是老大我是老二,没说没管,自己说了算吃儿成就中咧,啥官不官的。”所以让他来小张庄看水道,也就欣然接受了。

    说起这小子,家境出身不好。他的父亲也属于一方土地,有个小小的绰号——火神爷。不管你是小门小户还是豪门大户,只要惹住了他,闹了他个不欢喜,就会一把火把你家点着,烧你个溜干儿净。据说,他放火都出了奇,从那儿一过,也没看到他打火镰吹火绒,不一会就会烈焰冲天。人们说他是火神爷下界,会掐诀念咒。一念咒,让哪里着哪里就着,让啥时辰起啥时辰就起。要是光放点火,泄泄愤,也不算啥,大伙别惹他,见了他“灶王爷上天——多言好事”,想必他也会“回宫降吉祥”的,最让人们望而生畏的是——他还勾匪。

    实际上他家也不是那么穷,但好吃恶劳的底子,拿大伙的拿惯了,没人敢管,比拿自己家的还方便,又不用黑汗白流地去劳作,所以每到了两秋,到别人家地里打食就成了他的常事。由于大伙畏惧他“火神爷“这一名头,也没人敢说个”不“字,甚至还发生过正好被一个大户碰了个对脸,这个大户一看是他,赶忙赔了笑脸,说了一句“你老费这事干啥,一会我让看青(指看庄稼青苗的人)的挑挑子给送家且”的事情。

    有一年大秋,他又扛着个扁担,掖着个把子(掐高粱穗的工具),大摇大摆地到一家地里面就像掐自家的高粱穗子那样掐开了高粱,闹了整整一大挑子。主人家知道了,爷儿几个拿着锄镐木锨就追了下去,追上了一问,他却也毫不隐晦,“高粱个子是你家的,不错!”“你们爷儿几个这是要给我挑家且昝儿着?“主人家爷儿几个自恃人多势众,家里也有俩钱,也没有在乎他什么”火神爷“不”火神爷“的,上去就把他打翻了在地,抢回了高粱个子。火神爷也不反抗,也不恼怒,而是阴阳怪气”嘿儿嘿儿“直乐,从地上爬起来掸了掸浑身的泥土扭头就走,还没忘了回过头来平心静气地指着这爷儿几个,”你们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