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六一七章 争功(第2/3页)  权倾南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只要能够起到炮火支援的效果,那么水师的功劳就不会小。”李荩忱径直说道,“军中届时会有专人负责居高审核判断,水师压制了敌人多少弓弩手、多少大型的攻防器械,这些都会变成你们的功劳,如果你们能够想办法直接把敌人的水寨拆除掉的话,那更是大功一件。我大汉计算功劳,绝对不只是依靠人头的数量,你们的目光自不能太狭隘了。”

    李荩忱说话并没有太严苛,但是也明显能够察觉到话语之中的不满。姜先等人急忙拱手请罪。

    李荩忱摆了摆手,让他们起来,伸手扶着栏杆看向前方的战场,汉军的旗帜已经插在了敌人的水寨上。但是这赤色的旗帜在李荩忱看来,却似乎沾染了不应该沾染的鲜血。

    大汉的好男儿,不能因为争功而白白牺牲。

    在秦汉时期,计算功劳就是依靠人的首级数量,但是在大汉,随着火器等器械的发展,只是依靠这个自然就变得不可靠了,火枪还好,火炮轰过去,尸骨无存,那首级又算谁的?

    因此大汉的功劳计算方式又开始要进行适当的改革,原本的时候大汉也不只是依靠人头数定功劳,但是人头数终究是不可替代的一个标准,后勤辎重队伍立下的功劳,在大多数人的心中,还是和实打实的

    人头数无法相比的。

    现在李荩忱更倾向于通过一个集体所取得的战果给这个集体或者集体之中突出的一部分个人记功,例如一个火炮操控小组能够摧毁了敌人的一座箭楼,那么这个功劳平分到每个人的头上,并且折合多少人头数——没错,就算是李荩忱也不得不承认,时至今日,人头数依旧是最简单方便的计量单位,不过这个人头数现在也不只是单纯说的是人的脑袋数量,俘虏的数量也算。

    甚至对于缺少人的大汉来说,俘虏要比人头的重要性更高,一个俘虏能够顶的上一个半人头。

    “收拾战场,朕要接见此次演习中的有功将士。”李荩忱微笑道。

    每一次演习也是一场模拟实战,有功的将士当然要褒奖。

    姜先等人急忙答应,陛下已经明确的说了计算功劳的方式,自然让他们松了一口气。

    陛下一向言出必行,这个可以放心。

    第一六一八章殿试题目

    李荩忱视察了水师演练之后的第三天,就直接从吴兴乘船跨过太湖直上晋陵郡,再沿着运河前往京口转到建康府。

    他这一次离开建康府到江南走了一圈,得赖于运河水路来往运输的便利,总共也就是十几天的功夫。

    十多天也足够李荩忱观察到一些问题,一来在自己的巡查过程中,李荩忱以吴郡为试点开始尝试研制杂交水稻,而也从吴兴水师操练中察觉到大汉的功劳核算办法需要抓紧进行更改。

    这两点是陛下亲自关照过的,自然很快就落实下去。

    而李荩忱返回建康府之后,建康府之中倒是一片平和景象,唐亦舜等人萧规曹随的本事还是有的。不过有一件事他们自然也不敢拿主意,就请李荩忱定夺。

    那就是即将在十天后举行的殿试的题目。

    之前的秋闱题目就是李荩忱亲自拟定的,这一次殿试大家当然不敢专权独断。

    “臣等参见陛下!”都官尚书唐亦舜带着礼部、吏部尚书一起前来,自然就是为了议定殿试题目。

    “朕不在都中,辛苦诸位卿家了。”李荩忱微微一笑。

    “臣等为陛下效劳,职责本分,并无辛苦,陛下身为九五之尊,奔波江南,指点变革,乃是人臣所不能及,臣等望陛下之项背而敬仰。”礼部尚书江总急忙说道。

    而吏部尚书宗元饶和唐亦舜对视一眼,这个家伙,拍马屁的功夫当真是没的说。作为之前人人喊打的南陈亡国之罪人,江总当然知道自己的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