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四章 军情(第1/2页)  孤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如此这般接连训练了四日,这群新丁终于识得号令,不再是刚被征召之时那般乱哄哄的。虽还做不得令行禁止、如臂使指,但也是军令畅达,严守纪律了。

    这样一来,只剩一日便要大军开拔,在练兵的这段时间里,倒是发生了几件大事:除了练兵,郑胡还源源不断派出探马,观察南北局势变化。自散朝到现在已过七日,北边,郑龙将军依旧与燕军隔利水相望,期间交手了好几次。

    或许是因为复仇心切,也或许是自持列国合盟而郑国势单力孤,燕军一开始就打算强攻。在第一天,刚至利水北岸的燕军,便大张旗鼓的去林间伐木,欲造营地,做出一副打算长久相持的模样,实际却在林中秘密搭建简易浮桥,等到夜深之时,天地一片漆黑,借助夜色掩护,燕军摸黑来到河边,放置白日里赶制的五座浮桥,打算过桥渡河强袭信、利两城。

    结果人在桥上才过了一半,南岸边树林里杀出了几千郑龙帐下精兵,骑兵疾驰在前,弓弩手火箭齐发在后,一时间漫天火光,喊杀震天。信、利两城同时打开大门,郑龙亲领劲卒尽出于城,朝着岸边杀将过来。

    燕军发现中了埋伏,急忙回撤,但还是晚了。连绵不绝的火箭钉在浮桥之上,不多时,浮桥便燃烧起来,而后烧断了麻绳,片刻之间五座小浮桥轰然散开,一根根木头带着零星火点,被河水冲向下游。

    桥散架了,那燕军自然如下饺子一般,“噗通、噗通”掉入水里。利水不深,仅到腰部,水流也不湍急。但人在水里还是难以行走,况且一群人挤在水里惊慌失措往北岸赶,加之河底卵石打滑,推搡之间没有站稳好些人摔倒,有的一摔还连带一片。这些人来不及起身,后边的人便急急忙忙上来,踩踏多有发生,郑龙还未杀到,燕军便已有死伤。

    这般挣扎半天,等郑龙来到利水北岸,水里燕军在岸上燕军的帮助下,也只上岸一小部分。郑龙一声令下,岸边军士万箭齐发,河里顿时惨嚎不止,河水刹那之间被染红,一时间飘尸无数。

    因为是渡河只到一半,还未完全上桥,所以桥上的燕军也是不多,最终,燕军撤退,在河里留下了七、八百具尸体。燕军受此小挫,锐气稍损。而郑军一方,为了避免被偷袭,郑龙禁止士兵下河割取首级,见得燕军撤退,也便打马回城了,这倒是让河里的鱼虾吃了个饱。

    这么又僵持了几日,两军隔河互有挑衅,皆不肯过河。但燕军经过这几日观察,却又想了一个法子。他们打算派小股骑兵部队,去利水上游埋伏,等胶、鲁两国大军一到,便造坝截水。毕竟利水水浅,仅能没过腰部,只需数百人建一简陋小坝,便可截流。如此,三国大军便可安然渡河,到时凭借兵力优势围城,大局可定。

    结果燕军骑兵营才到上游,便被埋伏在此地的郑军杀了个大败,丢盔弃甲而逃。如此,接连两次失利后,燕军便再无动作,两边僵持至今。

    北边互有交手,南方形势却很诡异,本以为这几日,赵、荆、吴三国会横行南境。却不想,自从三国相会长河之畔,他们就再无行动,既没有合兵一处,也没有分道出击,而是就再原地这么造营驻扎下来,直到今日。如此行为,倒是让郑廷君臣一头雾水,很是看不明白。

    至于东南方向,栾裕才至栾城三日,裹挟了三万民众,号称五万,准备扯旗造反,结果季义大军也已开赴伍栾之地。季义初期攻伐非常顺利,每战必胜,逢城必克。安定、永水、广三城,接连攻陷,到最后栾地无不望风披靡,大军直至栾城下。

    栾城距伍城不远不近,如若快马加鞭,朝发夕至。在季义大军攻克广城,向栾城扑来时,栾裕便已派出信使联络伍城,命令两城相互为援。结果季义用兵其疾如风,信使前脚刚走,季义后脚便已到达城下。因是已时,日头还不过半,加之季义之军得胜而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