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016章 总督江南(一)(第1/2页)  大明杀破狼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016章 总督江南(一)

    等到张振岳一行从京师出发的时候,整个江南的官场已经炸锅了。

    曹文诏和宋小鲁带领的一千军士都是经历了关外三场血战(东海、耀州、宁远)的精锐汉子,千里奔袭对他们來说根本不是个什么事情。所以一人双马,仅仅八日就如旋风一般出现在了扬州。要知道这个时候就算是六百里加急,换马不换人,从南京到京师至少也需要六日的功夫。所以这支军队的出现,让整个南京都轰动了。

    诏书是七月一日下的,七月初七被加急送到南京,留守太监和勋臣立刻聚集在诚意伯府接诏。

    这一代诚意伯虽然不是留守勋臣,却因为诚意伯为勋臣之首的缘故,一直是沟通两京的桥梁所在。大家都很吃惊于张振岳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儿,怎么在一夜之间突然就变成了江南地区最有权力的存在。

    巧合的是,第十四世诚意伯刘孔昭恰好还就认识这个张振岳,而且自认是存在合作关系的。为了避免张振岳这个还沒上任的“三合一”总督成为众人攻击的对象,刘孔昭宣称,这个“三合一”总督管江南而不管南京,管卫所而不管操江,所以大家安心回去,洗洗睡吧!

    就是刘孔昭这么一句话,张振岳南下任职最大的障碍就消失了。事实上,如果南京的留守太监和勋臣合力对抗的话,张振岳这个“三合一”总督在江南必然是一事无成。

    刘孔昭的好意随后传到了张振岳的耳中,此后一年多的时间里,他和诚意伯府一直是睦邻友好关系。并且张振岳在接到宋小鲁转來的刘孔昭书信后,还特的把自己的总督治府放在了南京之外。

    虽然张振岳在刘孔昭的示意下并沒有新官上任三把火的打算,但是曹文诏、宋小鲁的行军神速还是震惊了江南官场。至少在了解到这支军队是七月初二才从京师出发之后,南直隶直属的49卫的官佐们已经清楚的认识到,这支军队的战斗力绝对在己方之上的,大家都被这样的实力给震住了。而在计划之外,不知不觉中,这次快速行军的举动十分意外的为张振岳后來的顺利整军铺平了道路。

    南京的王公贵戚可以不把张振岳放在眼里,不代表地方士绅也会如此。单单从制度上來说,明代的绝对是封建帝王时代制度最好的存在,但是在“士农工商”这个国本问題上,明代进步不明显,唯一的进步可能來自于商在富裕之后可以通过良好的私塾教育让自己的后代进入到士的阶层。

    这本來沒有什么,一个制度如果发展到不能让底层进入上层的时候,那么这个制度差不多就也就该完蛋了。可偏偏我们中国最先富裕起來的一部分人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把他们通过的门给关上,然后不让别人再通过了。明朝发展到了万历年间,当初通过科举跃龙门的贫寒士子已经成功形成了强大的文官集团,他们通过左右朝局來谋取私利。于是,看似公平的科举在他们的努力下失去了原本的积极意义。东林党的出现就等于关上了这扇门,所谓党同伐异,在东林党的眼中,官场上只有二种人,一种是我的人,一种就都不是人。

    所有非东林党的分子统统被划定为邪党恶人,东林党的成员贪污**是不拘小节,聚众**则是才华风流,总之怎么都行。非东林就不行了,反正沒一个清廉的,都是秽语秽行,就算你通过科举考进來,我也要把你踢出去。

    这种非此即彼的做法严重违背了政治的基本原则,但是东林党却偏偏因此壮大了,归根到底,就是东林党站到了“人民”的一边,士绅阶层的利益得到了东林党的忠实捍卫,当然,护着这头那头就必然会受损。受损的就是大明,受损的就是国家。

    如今,经过大明天启五年的阉党风暴,东林党在朝中的势力几乎是被一网打尽了。不过不要误会,被打尽的不过是首要,东林历经数十年的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