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章 千古才女(第1/3页)  大宋国贼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睡到晌午,张氏唤醒王汉吃饭,今日连麦饭都没有了,只有两碗麸皮青粥,张氏安慰道:“我儿且用,待午后我将布匹送去染坊,可换些细面来,给你蒸肉炊饼。”

    王汉呵呵,一口将青粥干光,自去外面玩耍,倒不是他薄情,只是有些事情语言无法说,不如做出来好。

    宋时十三四岁,说大吧,未成人。说小吧,富贵人家已经开始娶妻。王汉这具身体的前任是个生,身体弱不禁风,因为馋嘴上树掏鸟窝,结果失足跌落,摔散了思维,这才被王汉趁虚而入。

    毕竟是个外来户,对娘亲能有多少感情,只是尽本分尊敬着,前几日卧床不起没奈何,现在身体好些,吃穿用度自然不用老娘张罗。

    昨晚飞贼没做成,今日就做个空空儿,东京这么繁华,上百万人口,王汉还能饿死?

    他去肉铺前面转悠一圈,手里就多了把铲刀,找了块青石打磨,不敢说吹毛得过,用来割口袋那是足够了。

    宋人宽袍大袖,钱财多放于袖袋,或放于胸口,此类装束不好下手,但那些富贵公子哥儿就不同了,他们大都喜欢在腰间拴个钱袋,都是兽皮为里,绸缎为面,看着就不同凡响,其做派就跟后世土豪们喜欢拿着lv皮包到处乱晃一个意思,都是为了装逼炫耀。

    尤其今日适逢大相国寺庙会,往来如织,各色商户小贩,沿街叫卖,其热闹程度不比后来的铜锣湾或是西单差。王汉混迹于人群中,仗着身材矮小瘦弱,假装不堪拥挤,专门往公子哥身边过,一趟下来,怀里揣了三个钱袋,便不再动手,转而去无人处清赃。

    三个钱袋,共得铜钱三百六十四,碎银十六块。

    按照时下的消费水平,两口之家要过的好,日均消费在一百文,一块碎银是一两,一两能换铜钱一贯,一贯为一千文。

    这些钱财不多,但足以让王汉天天吃肉。但王汉的理想远不止此。

    自昨夜见过才女真容,王汉就决定了,要对才女负责到底。

    要泡千古第一才女,一身农民装那是绝对不行的。

    睡过一觉,关于李清照的资料王汉又加深了些,似乎李清照嫁给赵明诚,并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是被人骗了。

    元祐年间,朝廷有新旧党派之争,也就是王安石和司马光之争,王安石主改革,司马光主保守,两派人天天在朝堂口水,哲宗年间改革派优势,等到赵佶上台,任用韩中彦为相,保守派又获得话语权,一时势大。

    而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对韩中彦有知遇之恩,此时自然高升。

    赵明诚的父亲赵挺之是变法派拥护者,按道理论,赵李两家是相对的,这种情况下,李格非怎么可能嫁女儿给赵明诚?

    元祐相争时候有多厉害?据说赵挺之的连襟陈师道落难,其妻子问赵挺之借裘衣御寒,赵挺之借了,陈师道却忍冻不穿,最后落得个受冻病发身亡。

    两派之争已经到达如此地步,赵李两家怎么可能联姻?

    根据王汉所受不多的教育,勉强记得是这么一事。

    李清照出名,最先是因为跟张耒合的两首读中兴颂碑,东京人都知道李格非有个女儿了不起。但真正的名声大噪,还是她的两首如梦令,做出之后,洛阳纸贵,全城青年才俊都被她吸引。

    其中就包括赵明诚。

    赵明诚虽然有才,但跟李大才女相比还差许多,他想追求才女,却惧怕派别之争,又担心自己落了面皮,说给他老子赵挺之知,他老子就给出了个主意。

    李清照爱浪漫,他就玩浪漫,编了个谣言,说赵明诚做梦,醒来后依稀记得三句: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芙草拔。

    这是个字谜,言与司合,就是词字。安上已脱,就是女子,芝芙草拔,就剩下之夫二字。连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