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小店来客(三)(第1/3页)  哀道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黑云蔽月,不见星光,夜幕如同一只黑色大手一般覆盖了整个宛郡城。众人边走边聊,一会儿便走到了清水河岸边。惜儿说自己有些睡意迷蒙,借故先行离去了,而吴实与汪若男一道,叶倩雨晞和冚山鸣一道,四人朝着相反的方向沿着河岸归去。

    一入夜,这宛郡城中倒也颇为热闹,一些正常营生的店铺是已然关了门。可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风月场所便乘着夜色热闹了起来。这城中大街小巷中,倒也是灯火辉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属清水河两岸的画舫游船。清水河岸上,一入夜是两排如同火龙般的通红的灯笼,而岸边的水中,则是一片片或大或小的多色灯海,那是画舫游船的灯光。

    清水里的画舫游船,大小不一。最小的不过两丈来长,上面搭建着一个飞檐走角的四角亭,亭的船头船尾两处通透,左右开着大窗,用薄薄的纱幔遮挡着,里面摆着一套木桌椅,木料一般比较次等,一个歌伎就倚坐在亭内,手中弹着一些乐曲,或哀婉,或轻快。歌伎手中的乐器一般是琴,瑟,琵琶,也有少数是箫,笛,笙。若有客人前来,歌伎便取出一块踏板,那客人踩着踏板进了画舫,之后歌伎就会收齐踏板,然后听客人的吩咐安排。

    大的画舫游船可能要有十数丈开外,船头较为平缓,而船尾则是高高拱起,如同一条跃龙门的鲤鱼身子,线条颇为优美。画舫游船的两边,是稍有平缓的弧形拱顶,一直延伸出了两侧的船身。檐顶的下方悬挂的是两排檐灯,这些檐灯被固定在封闭的多边形灯罩里。灯罩一般是淡黄色的,檐灯的光照射出来被灯罩分散和柔和了,形成了淡黄色的朦胧的雾霭,暖暖的映在那清水河的涟漪里,闪射出袅袅的碎光。檐灯的下方是精致结实的红木雕花栏杆,游人可在此谈天论地,凭栏远望。栏杆的后面,是一条一人多宽的廊道,廊道的内侧,便是船舱的外墙,窗户框架雕刻镂空颇为细致,红黄色的窗纸上面绘有墨色的梅兰竹菊之类的风景图,花纹在一旁作为陪衬。有些别具匠心的画舫游船还会在窗户的下方设计一排吴王靠。

    正面船舱的两层,有两条显眼的蟠龙祥云红木柱,一层层的祥云从红木柱的下方累叠升腾,一条蜿蜒蟠龙从祥云上腾起,绕着柱子,几个来回后直冲天空。

    两天红木柱中间,就是船舱的入口,一条直直的走廊,上面铺着厚厚的绵软红地毯。走廊两边,是分割好的一个个精致的雅间,上面会有门牌,写着里面歌伎的名字和擅长的乐器与曲目。若有客人在房间内,房间门口墙上的灯盏就会点亮那红色的蜡烛。房间内的摆设多是字画古玩一类的,还会有一套红木家具,一般没有床,只有一张厚厚的绣花毯子,供客人歇憩。比较奢华的画舫游船的桌面,一般是白玉或者青玉镶嵌,价值不菲。

    “喜欢这些画舫和歌伎么?”汪若男牵着吴实的手,指着清水河里画舫游船说?

    “谈不上喜欢,也算不得讨厌,那些歌伎其实跟我一样,都是些为了生活而奔波的穷苦人。”吴实听着顺着河风从画舫飘来的断续,哀婉的歌伎的歌声,叹息道。

    “不觉得这些庸俗么?”汪若男对吴实的回答表现的理所当然而又差异。

    “自己就是一名凡人,又怎么有资格说他人庸俗呢。”

    “说得好,那我们进去画舫坐坐吧。”汪若男建议道。

    “我这。”吴实顿时有些窘迫了。“我琴棋书画样样不通,又不知晓韵律,让我上去岂不是对牛弹琴嘛?”

    汪若男以袖掩面“噗嗤”一笑道:“好一个对牛弹琴,今天就让你这个痴傻的笨牛开开窍。”

    两人打定了要上画舫听曲的注意,但不愿与那些热闹混杂的客人一起便沿着清水河岸继续前行,渐渐的走到了清水河下的棚户区附近。这里两岸少了华美的酒馆客栈,只有些冒着零星光线的破旧的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