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章 山雨欲来(第1/4页)  春风抚洛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常言说,一场秋雨一场霜。雨和霜伴着大风而来,它挟着尘土,扬着落叶,把大地刮得一塌糊涂。大风过去,天竟然放晴了。这一日,无风无浪,太阳笑逐颜开地照着大地,满世界像春天一样温暖,一样可爱。

    御花园里,走来一位妙龄女郎。她十七八岁年纪,丹凤眼,柳叶眉,两眼睛水汪汪的,像看不见底的深潭。面色白里透红,小嘴一笑,让人心旷神怡。这就是前任宰相上官仪的孙女上官婉儿。上官婉儿应了慧外秀中那句话,不仅长得靓丽,琴棋书画无所不精,人们评论她文如曹子健,字似王羲之。上官婉儿生得娇艳丽姿,多才多艺,赢得了武则天的欢心。和武则天认识不久,便成为天后的近臣。她小小年纪,便学会了韬光养晦之术。听人讲,武则天杀了他爷爷,处心积虑要报此仇。表面对武则天言听计从,背地里恨得咬牙切齿。她曾三次暗杀武则天,都没得手。闻天皇传位于武则天,心里暗自高兴。上官婉儿想,报仇的机会到了。只要武则天登上皇位,自己就是不动手,也会有人灭她。

    上官婉儿和武则天都是聪明人,可伶俐劲相比乃是小巫见大巫。上官婉儿的每个举动,武则天都看得一清二楚。越是这样,上官婉儿仍耍小聪明。她正在想心事,见武则天轻步走来。上官婉儿移步上前,欲显示自己的手段。

    见上官婉儿走来,武则天主动招呼道:“婉儿,陪本宫散心如何?”

    “是。”

    武则天引蛇出洞,故作不知。她别有用心地问道:“近日朝中有何传闻?”

    “天后,有件天大的喜事,说了你一定高兴!”

    “是何喜事?”

    上官婉儿言不由衷地答道:“天后,天皇要传位于你,岂不是天大的喜事?可喜可贺呀。”

    “道听途说,不可轻信。”

    “嘻嘻,裴相国的话岂是道听途说?朝堂上下都传遍了,谁人不知,何人不晓?”

    武则天有意试探道:“婉儿啊,你整日伴在吾的左右,也算本宫的心腹。以你之见,本宫接了皇位是福还是祸?”

    上官婉儿脱口而出:“当然是福!”

    “何福之有?”

    上官婉儿有理有据地讲道:“这一,天皇退位身上的担子轻了,必能心宽体胖,康泰长寿。这二,太子得到历练,天后百年之后,可放心交位。这三,天后大才大智,登极以后,可大刀阔斧进行改革。此乃国家之幸,万民之幸。”

    武则天望着上官婉儿夸夸其谈的表情,知她存心不良。武则天想,小小年纪,竟敢鲁门弄斧,本宫岂能上当?于是,她在上官婉儿的兴头上泼了一桶冷水。武则天冷笑一声道:“本宫若不愿登极呢?”

    上官婉儿惊诧道:“不可,千万不可。天后爱民,天下皆知。你若不愿登极,岂不凉了天下百姓的心?”

    武则天想,好一个上官婉儿,为引本宫入彀,竟能讲出这番道理。她脑子一转,便有了驳斥的理由。武则天引经据典地问道:“婉儿自幼多才,学富五车,不会没读过汉书吧?”

    上官婉儿顺口谦虚道:“臣读过。只是不求甚解,囫囵吞枣罢了。”

    武则天诙谐地问道:“读过就好。吾来问你,三国时,孙权劝曹操登极,曹操登极了没?”

    上官婉儿虽说满腹经纶,却被武则天问得张口结舌。她脸一红答道:“这个”

    武则天用幽幽的目光盯着上官婉儿继续问道:“曹操为何不登极?”

    “是”

    武则天揶揄道:“既是你不愿讲,本宫替你讲。因为曹操不傻,况且,本宫并非曹操!”

    上官婉儿面红耳赤,良久不言。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她想,你有千条计,吾有老主意。不信你处处设防?

    行走间,一片丝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