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章 以民为本(第2/2页)  春风抚洛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干热风说来就来,从小满算起,一直刮了二十多天。干热风刚过,又下了一场连阴雨。雨过天晴,大风又起。宫院里黑云罩顶,树身倾摇。高大的白杨树哗哗地惊叫着,像是顶不住大风的袭击。

    武则天坐在宫门外,痴呆呆地望着树梢。她一脸惆怅,五内俱焚。正是麦收季节,也不知农人的麦子到底如何?昨日,派出几人下乡巡察,至今仍不见回来,急得武则天坐卧不宁。正在这时,李仙宗、姚元之、宋璟依次进了宫,三人各抱着一捆麦子,徐徐来到太后面前。

    李仙宗垂头丧气道:“太后,这是河南县一带的麦子。”

    武则天翻看着麦子,仔细问道:“有籽无籽?”

    李仙宗用双手搓了又搓,小心翼翼地吹去麦糠,手里只有几个麦籽。

    武则天摇头晃脑地来到姚元之身旁,仔细地看着他手中的麦子。

    姚元之沮丧道:“太后,这是洛阳县的麦子。”

    宋璟接着奏道:“这是河阴县的麦子。”

    说罢,二人又搓又吹的。武则天看去,麦籽寥寥无几,麦糠倒是洒落一地。她惆怅地低下头,在宫院里徘徊。几个人呆站在那里,也不敢多言。过了片刻,武则天闷闷不乐地问道:“姚爱卿,既是小麦绝收,下面就是赈灾的事了。调粮的事可曾齐毕?”

    姚元之一揖答道:“调运齐毕。”

    武则天痛苦地闭上眼,久久无言。最后,她细心地问道:“总共调运多少?”

    姚元之垂首答道:“三十万石。”

    武则天点头道:“如此甚好,明日粮食上市,开始救灾。”

    第二天,洛阳大街上,一群乡民拿着粮袋姗姗走来。他们满脸菜色,少气无力。一边走,一边交谈。

    民意忧虑地问道:“爷爷,如今遭了灾难,麦子不知多少钱一石?”

    程老汉年纪大,经验多。寻思了一阵揣猜道:“往日是三个钱一石,如今最少也得五个钱一石。”

    石头有些不相信,他担心地问道:“爷爷,五个钱一石恐怕不行?灾年的粮价都翻倍地往上涨。”

    程老汉加快了脚步,心有余悸地答道:“是啊,这是灾年的轨律,粮价会越涨越高。吾等不如快去买粮,晚了要吃亏的。”

    三人来到粮市,见一街两行皆是卖粮的,心里有些奇怪。程老汉想,往年遇上灾情,卖粮的寥寥无几。今日为何大不相同?三人走到粮摊前,见耀眼的是金色的小米,油亮的是小麦。还有大豆、小豆和一些杂粮。

    程老汉抓了一把小麦,仔细看着。这时,一伙计吆喝道:“上好的小麦,四个钱一石!”

    另一摊位上的商人也在喊:“小米,四个钱一石,快来买吧。”

    各个摊位上的商人争相吆喝道:

    “红小豆四个钱一石!”

    “大绿豆四个钱一石!”

    程老汉见了,大出意外。怎么也没想到,大灾之年粮价竟如此便宜。他悄声道:“民意,才四个钱一石,快买吧!晚了要涨价的。”

    民意来到摊前道:“掌柜的,吾要一石小麦。

    石头接着叫道:“吾也要一石。”

    看来刚刚开市,民意、石头买粮之后,一伙农人风涌而至。大喊大叫,争先恐后地抢购粮食,市场立即热闹起来。

    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