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章 为民著书(第2/3页)  春风抚洛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臣遵旨。”

    武则天一生最佩服太宗李世民,处处效仿他的作为。李世民创办南门学府,为国家培育了诸多人才。武则天开办北门学府,这里也培养了许多文人学士。

    一日上午,北门学府书房里几十个人正在抄抄写写,忙得不可开交。这时,门外有人喊道:“皇帝驾到!”

    喊声一落,武则天大步流星地进了门。众人一齐跪下呼喊道:“恭迎陛下。”

    武则天见众人正在忙碌,喜形于色叫道:“平身。”

    宋之问一揖问道:“陛下日理万机,臣难得晋见圣颜。今日突然而至,不知为了何事?”

    武则天见众人如此敬业,嫣然一笑道:“尔等为国著书,劳苦功高,朕今日特意前来看望诸位。”

    众人一揖道:“多谢陛下。”

    武则天无话找话地问道:“宋爱卿,前年你与朕商谈的著书目要,不知进展如何?”

    宋之问一揖答道:“陛下所托之事,臣岂敢不尽力?书藉早已写就。”

    武则天欣喜地赞道:“这么快就写就了?”

    “正是。”

    武则天高兴地嚷道:“快快拿来,朕要察看。”

    宋之问回身叫道:“来人,将新书送上。”

    片刻之后,几个人抱来一摞摞新书,一一放在武则天面前。宋之问陪着笑脸介绍道:“这是臣轨、这是少阳正范、这是列女传、这是百官新戒。还有内轨要略、孝子传、三教珠英、乐书”

    武则天看着面前的新书,喜不自禁地叫着:“哟,这么多好书,全都写好了?”

    趁着皇上高兴,沈全期上前一揖道:“有一则佳话,陛下可愿闻?”

    武则天翻看着新书,漫不经心地问道:“不知是何佳话?”

    沈全期喜形于色地讲道:“此次宋大人到南方公干,遇上了骆宾王。”

    武则天一向喜欢骆宾王的诗作,她欢天喜地地问道:“可有诗作?”

    “如何没有?”

    “宋爱卿,讲与朕听。”

    宋之问眉头一展讲道:“一日晚上,月朗风清,山色空蒙,臣借宿在杭州灵隐寺内。面对此景,灵感顿生,随口吟出两句诗来:

    鹫岭郁岹峣,

    龙宫隐寂寥。

    武则天夸道:“佳句,堪称佳句,下面呢?”

    宋之问愧疚地一笑:“吟罢这两句,臣一时才思枯涸,江郎才尽。这时,一老僧路过此地。他随口吟道:

    楼观沧海日,

    门对浙江潮。

    武则天大为震惊,连连称赞道:“此人才思敏捷,所对绝妙!不知他是哪个?”

    宋之问接着讲道:“那个老僧吟罢,转身去了。当时臣对此人的才学敬佩至极,忙向小和尚打听。小和尚言道,此人便是骆宾王。”

    武则天喋喋不休地埋怨道:“既是见了他,可当面一叙,向他讨要新作嘛。”

    宋之问失望地叹道:“臣当时也是这样想的,决定次日拜访骆宾王。”

    “可曾见到?”

    宋之问内疚地答道:“次日清晨,臣来到他的住处。寻来找去,不见人影。谁知他出外云游去了。”

    武则天叹息道:“偶然相遇,竟没讨得新诗,太遗憾了。”

    东方虬插话道:“陛下,臣从民间寻来骆宾王的一首诗。可要观看?”

    武则天接过诗作开口念道: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惟为表予心。

    武则天击掌夸道:“诗重于情,这首诗好就好在抒发了他内心的情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